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平县统计局    >    统计分析

浅析零售行业等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问题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5-02-28 10:02   点击率:48打印】【关闭

零售行业涉及线上线下多场景、多渠道数据(如门店POS系统、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但数据标准化程度低,整合难度大。据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新平县共有1166户零售企业,但具备且达到统计纳入联网直报实时库存监控能力的仅有53户,占全县零售行业的4.5%2024年,我县的零售行业发展呈现向好态势,但回升的基础不牢,电商平台等多种线上购物因素的冲击下需求不足,特别是实体零售的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县零售行业经营增长速度有所缓慢,经营成本和营业利润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对批发零售行业的正常经营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零售行业经营情况

(一)2024年零售业销售额完成情况

2024年,新平县零售业销售额1153207.7万元,同比增长12.3%,全市排名第三,占全市零售业销售额7980691.3万元的14.4%。全县共有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56户,其中53户企业,3户大个体,共完成零售业销售额66012.2万元,增速34%,占全县零售业销售额的5.7%

(二)零售行业法人企业数量

零售行业与居民生活相近,行业的经营场所及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要求相对较低,因此,我县的零售行业单位数量保持正增长。依据“五经普”统计底册显示,我县零售行业法人企业共有1166户,与“四经普”公报零售业企业法人465户相比,增长150.7%,其中限额以上法人单位29户,比“四经普”公报法人单位数,增长163.6%

(三)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销售额占比提高

我县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企业经营规模、销售对象均有增无减,已成为我县零售行业主体,销售总额与增速稳居全县贸易业三甲。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新平龙橙果业发展有限公司、玉溪云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平县新合商贸公司、玉溪思集纸业有限公司、新平秋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额均达2000万元以上。

二、零售行业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面临困难

进入2024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零售业市场活力逐步恢复,但总体来看,我县的零售业市场发展仍然存在布局不合理,支撑和拉动消费增长的消费参差不齐,总量偏小等情况。实体经济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

‌一)居民消费信心尚未完全恢复‌

虽然我县零售业整体发展趋于向好,基本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依然复杂严峻,实体零售中粮油零售、汽车零售、房地产连带的家具零售等行业的影响仍将延续,加之消费需求持续低迷,影响了零售行业的销售业绩。消费者信心指数偏低,消费力不足、消费降级和增长乏力成为主要挑战‌,在企业规模、盈利水平、网销平台等与零售行业发达地区比仍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一些制约全县零售业转型升级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问题。

(二)零售行业市场基本饱和

零售行业在实际经营中,普遍没有遵循“聚集效应”这个客观规律,导致盲目增加传统商圈的零售企业规模和数量,甚至不考虑消费者选择、消费和休闲能力,并不是商圈内同业态的零售业单位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否则必然会出现“供过分大于求”的问题发生,最后造成部分商业项目建成后出现空置和浪费,并稀释了传统商圈的聚集力和人气,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如红呈商业步行街,绝大部分商铺已因经营管理不善、消费产品单一等因素难以为继、黯然退场。此外,我县各大零售行业的销售对象,主要是本地居民,外县居民到我县购物的比例非常小。因此,我县的消费能力在收入水平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是相对比较固定的,目前的零售实体已经能充分满足消费需求,如果继续盲目增加零售实体数量和规模,很难有充足的消费能力支撑。

(三)实体零售业产品单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赖单一品类的零售企业容易被拥有多元化产品线的竞争对手超越。这种差异使得单一品类企业在吸引顾客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提供同等水平的服务和选择。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单一的产品线难以全面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例如:新平主要粮油产品销售为主的企业为例,产品单一,近年来受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竞争压力等限制,粮食销售覆盖面通常局限于本地,难以扩展到更广泛的市场,从而导致企业销售下降,企业经营逐年下降。

(四)零售行业经营成本逐年提高

零售行业实体店经营中商场租金、物流费用、人工成本的上涨,致使实体店成本压力加剧,销售业务萎缩。加之零售行业需要雇佣大量的销售人员、管理人员和理货人员,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相对其它行业而言,其用工成本较高。2024年,新平县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中实体经营的汽车零售、粮油零售、家具零售,销售额增速同比分别下降22.9%23%43%

(五)网络电商的冲击日益明显

近年来,网络购物发展迅速,各大购物网站平台一路“攻城略地”,大有取代实体零售店的趋势,很多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都养成了网络购物的习惯,实体批发零售行业均受冲击较大。而且在网购平台和支付工具进行交易,成交额不能计入我县的统计范围,购买力的流出,相对影响了我县消费品市场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与网络购物高速增长相对应的是实体零售企业经营业绩增长趋缓。

三、零售行业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对策建议 

一)从人群、产品与服务两个方面着手,合理引导消费人群

第一,人群是消费的主体。未来的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更高、维权意识普遍更强、也更普遍地使用新技术特别是智能辅助技术。合理引导消费,必须要准确把握并充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服务需求。第二,产品与服务是消费的主要内容。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今社会,满足消费者不同群体的特殊产品需求,如老年保健护理产品、临终关怀产品等,因其生理特点和健康状况更是对服务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高要求,如上门服务、绿色通道服务等。合理引导消费,必须要细分目标人群,提供更丰富更精准的产品与服务。

(二)从吃穿用行等类方面丰富商品供应

针对不同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厂家和商家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和消费特点,开发适合的商品供应市场。如穿的方面,针对不同的体型、体质和审美需求,开发不同花色、品种、款式和颜色的服装鞋帽,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吃的方面,针对目前对绿色环保健康的需要,开发多品种的低糖、低盐、低脂、低油的食品和保健品,满足健康的需要。用的方面,开发功能简单、操作方便、标识清晰的保健器材、手机、耐用小家电等,让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安享科技进步的成果。继续加大对农村消费市场商品的供应工作,满足我县绝大部分农民消费需求。

(三)加大惠企政策扶持力度,助力市场复苏

精准落实国家、省、市和县各项促消费政策,强化金融、财政、就业等各项政策协同联动,发挥好政策措施的整体效应,确保政策红利惠及每个企业,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因企施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助力企业渡过难关;提供多种形式的消费补贴和专项补贴,增加小额贷款种类,进一步降低融资门槛和成本,拓宽实体商户融资渠道;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尤其是要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给中小微企业更多的成长空间,为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全省消费市场平稳运行。


上一篇:新平县统计局召开2025年农业统计 业务培训会
下一篇:街道牵线搭桥,助力“四上”企业 开拓市场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