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稳增长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稳进提质,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平稳,实现良好开局。 一、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3.7亿元,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4.1亿元,同比增长3.9%。 (一)农业生产增势良好 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7.4亿元,同比增长8.3%;林业产值0.8亿元,同比增长4.4%;畜牧业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0.3%;渔业产值0.1亿元,同比增长0.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2亿元,同比增长3.3%。 (二)工业生产运行稳定 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4.8%,制造业增长7.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0.3%。分行业看,12个行业增加值增速“5增7降”。 5增: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6.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3%,金属制品业增长13.0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5%。 7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25.6%,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23.9%,造纸和纸制品业下降25.1%,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下降15.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8.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下降31.7%,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3%。 (三)消费市场回暖向好 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亿元,同比增长3.8%。完成批发业销售额42.4亿元,同比增长11.7%;完成零售业销售额19.0亿元,同比增长9.3%;完成住宿业营业额0.8亿元,同比增长11.6%;完成餐饮业营业额5.7亿元,同比增长9.8%。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82.7%,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0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倍,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0.4%。从重点行业看,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增长3.0倍,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68.3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下降76.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增长3.0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同比增长77.7%。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生产动力不足 一是矿采选行业受安全生产许可、尾矿排放受限等因素影响,产值增长困难,1-3月以大红山两矿为主的矿采选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2亿元,同比下降1.7%;二是钢铁行业受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产品销售不畅,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三是负增长企业较多,4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当月产值负增长企业26户,1-3月累计产值负增长企业23户。 (二)零售业总体规模小,提速难 限额以上52户(含2户大个体)零售企业, 1-3月销售额为11464万元,仅占零售业销售额的6.0%,零售业销售额增长主要靠限额以下销售额拉动,全县零售业提速难。 (三)部分行业缺乏企业支撑 在核算的44项基础指标中,有5项指标缺乏企业支撑,分别是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增速、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增速、除开发经营外的K门类营业收入增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营业收入增速。1-2月(错月指标)5项指标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50.0%、4.7%、-50.0%、0.0%、-10.2%,1季度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下拉GDP0.5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下拉GDP0.2个百分点。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抓好经济研判预警分析 紧紧围绕支撑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基础指标,认真分析研判,对出现异常的重点指标及时研判预警,尤其是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研判,对出现异常的重要指标及时作出预警判断。 (二)稳定工业经济增长 一是强化企业服务指导。围绕企业产能释放、要素保障等关键点,协调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困难问题,紧盯重点企业,指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鼓励有市场、有订单的企业适当增加生产计划,实现满负荷运转,稳定工业经济增长态势;二是加强对停产负增长企业的帮扶工作,力促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扭负为正。 (三)促进消费市场回升 一是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围绕消费弱势行业和拉动消费的关键领域,重点加强石油、汽车、智能手机消费后劲,进一步释放升级类和大宗商品消费需求,形成促进消费市场增长的有力支撑;二是大力支持现有的民营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全面提高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重点扶持有特色、有品牌、就业收纳能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成为限额以上企业,从而提高限额以上企业所占比重,拉动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四)强化纳规纳限工作 按照“在库企业抓扩能,达限企业抓入库、近限企业抓培育、新增企业抓跟踪”的工作思路,及时梳理达规未入库企业,发挥靠前指导的作用,主动上门进行“一对一”服务指导,从经营情况好、能持续稳定发展的企业中择优培育,补齐部分行业缺乏企业支撑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