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病房里的守护者郭世燕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疫情,新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郭世燕主动要求回感染性疾病科工作,请战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当时接到任务后,心里是忐忑的,担心自己对于传染病护理的经验还不够,不能做到最好。可是,转念一想,我曾经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过,对那里的工作流程和环境相对比较熟悉,在严峻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没有退路;既然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在大家最需要的时候更要向前冲呀。”郭世燕这样给自己打气。 抽调到感染科一线的护士大多是其他科室的年轻骨干,平均年龄不到30岁,尽管她们平时工作表现都很突出,有的在感染科工作过,在这里工作,每位医护人员都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大家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压力大,传染病护理常规不熟悉等情况。郭世燕一边及时疏导她们的心理压力,一边立足实际,耐心细致地从穿脱隔离衣、手套卫生等细节,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和传染病护理规范手把手地传授给她们,提升自我防护水平,消除对疫情的恐惧。 1月29日,新平县人民医院新新冠状病毒肺炎集中隔离救治点收治了第一批4名疑似病人。在隔离观察病房,护士要随时保持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不能随处走动,除了观察病人情况,还要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紧张与恐惧情绪,直到接班的人到来。郭世燕说:“刚进隔离病区时,大家或多或少会担心和忐忑,现在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不断深入,自己注意做好防护,逐渐熟悉并适应这里的一切,慢慢就不那么紧张了。” 连体防护服、口罩、护目镜、鞋套、面罩、手套……虽然进入隔离病区仅仅几天,因长时间佩戴护目镜,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面部压痕,大家称这是身为医者“最光荣的印记”。由于防护服是连体式,中间无法喝水,更不能上厕所,如果脱掉就会造成防护服的浪费,当遇到要上厕所的情况,只能小心的藏着自己的焦虑,告诉自己“忍忍就过了”,好在医院安排了充足的疫情应急梯队,一般6个时就换一次岗。“其实从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已经是缺氧状态了,很憋闷。”郭世燕说。防护服穿戴不易,脱掉的时候更加麻烦,每脱一件头套、手套、护目镜或者鞋套,都要洗一次手,脱完防护服需要反复洗手好几次,大家的手上都出现了皴裂,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喊累。 医护人员需要对每位疑似患者2次采集标本送上级机构检验,这是做进一步诊断的关键环节,也特别容易被感染。如何正确采集咽拭子标本,提高诊断率是郭世燕给每一名护士必上的培训课,并且把这个环节的工作留给自己和经验的护士身上,避免大家经验不足而被感染。每次取咽拭子标本时,她心里总是默念:“要注意,要深一点,要刮到里面去,棉签要旋转360度,多刮几次……”经过检测,几例送检的标本结果都是阴性,都已经解除了隔离。每次得知检测结果的那一刻,她的内心是“欢呼雀跃的”,为患者,为全县群众感到高兴,这也是付出后的一种胜利。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和郭世燕一样坚守隔离救治点的医护人员下班后也不能回家,而是要到医院生活区继续隔离,直接吃住在医院,工作和生活两点一线。 作为一个八岁孩子的母亲,在大家最需要的时候,她选择义无反顾的冲在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场。她说:“之前想到会是两点一线的工作状态,我早早的把孩子送回老家交给父母帮忙照顾,只有把孩子安排好了,才能让我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本来春节值班的她,由于到主动隔离病区继续奋战,错过了与孩子和家人的团聚,即使这样,家人还是对他的工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在疫情面前,这位八岁孩子的母亲选择了责任与担当,从大年初二至今,驻守一线,连续吃住在隔离病区,为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杨天祥:用责任心当好疫情防控的“守门人” 杨天祥,戛洒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中共党员,2020年1月25日是新年春节第一天,接到单位领导电话后,他和家人交待了几句,就匆匆忙忙驱车赶回单位,一直日夜坚守在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第一线,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带领分管团队毫不犹豫地冲到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连日行走于镇域内卫生室、企业、公共场所等单位进行防控指导。 杨天祥所在科室是戛洒镇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汇聚点,也是现场调查处置的主力军,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身为分管领导的他,他都是以身作则,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置。“做好个人防控,做好个人防护,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科室同事每次赶赴现场开展疫情调查处置时,叮嘱同事们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家人的理解与支持,领导的信任与嘱托对杨天祥同志这样冲在一线的人员来说,是最大安慰和保障! 湖北籍人员的排查和管控更是这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全面摸清潜在的传染源底数,杨天祥同志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天早上7点之前到岗,经常晚上12点以后,有时甚至凌晨3点还在工作,收集上报摸排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同时还要兼顾辖区内各部门、各医疗机构报告疫情的现场调查处置,提出相应预防控制措施等工作,承担着大量艰苦、紧张、繁重的工作,但是对杨天祥同志来说,这是责任、是使命,再苦再累也值得。他说“虽然我们放弃了假期,放弃了跟亲人和朋友的团聚,但是能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我没有怨言,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 疫情仍在继续,坚守仍在继续,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杨天祥同志坚定了誓与疫情抗争到底的信念,不断给全院职工打气充电,带领大家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抗争到底,敢于担当,尽职尽责的为人民健康构筑牢固防线。 白赟:像珍惜口罩一样做好疫情信息管理工作 白赟是新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副主任医师,作为有20多年传染病防控经验的流行病学副主任医师,白赟负责的是疫情动态监测和相关信息收集综合上报,及时上报疫情异常信息和提出工作预警;对疫情报告中出现的问题答疑解惑、技术维护;关注社会舆论收集;积极应对面向全县24小时公开电话的接听,解答公众关心的问题。 精确的报表数据是流行病学分析研究的基础,在工作中,白赟总是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审核、整理下级报告的每一份报表,确保上报的每一个数据都准确无误。有时候因一个数据对不上就需要重新核对所有的报表,有时候因一个报表的不兼容性也会在处理的过程中耽搁很多的时间。即便如此,白赟也从未敷衍过,不管多晚,只有报出去所有的报表都准确无误后,她才能安心的回家。在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组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全县的疫情监测信息收集上报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从未有信息上报不及时或不准确的情况发生,高质量的报表也得到上级的肯定。 从1月19日开始至今,她一直坚守岗位,从来没有休息过,每天早上7点多出门,晚上总是9点多甚至更晚才回家,白赟的老公是新平县公务用车管理中心的驾驶员,春节期间也值班,随时有任务,她6岁的女儿只能交给奶奶带,因为疫情不能出门,每天闷在家里的孩子被老人宠成了“刁蛮小公主”,回家看到女儿的骄纵和任性,她是即心痛又无奈,谁叫我们做父母的都没有时间管教孩子呢!白赟深知,身为疾控人,应该在突发传染病疫情时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2009年通海突发霍乱疫情时,她就是整个春节都在抗击传染病疫情的一线奋斗。她认为,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无数奋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他们中有很多比她苦,比她累,比她危险,她自己所做的不算什么。她觉得只有更努力工作,才能在疫情被彻底控制的那一天,对孩子说:妈妈也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做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