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传承好家风、振兴好国风的有力体现。新化乡大寨村委会则若克小组村民王永云就是一位真爱无言、大孝无声的人,四年来,他对瘫痪的父亲不离不弃、悉心照料,用爱、用情撑起整个家庭,演绎着人世间百善孝为先的动人故事。 来到王永云家中,只见一位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的老人正在院子里晒太阳,他叫王金伟,今年62岁,是王永云的父亲。很难想象这是一位曾经因突发严重脑淤血导致半身瘫痪,被医生下过病危通知单的人。王金伟的老伴徐莲芬告诉记者:“如今老人能自己杵拐杖行走、坐立、吃饭,得益于儿子四年多来不离不弃的悉心照料。寨子里的人评论,如果不是儿子这样好好服侍,老伴早就不在了。” 王永云一家原本有七口人,靠种植烤烟、玉米为生,虽说清贫,但一家人过得还算安宁。但不幸的是,一场意外车祸的降临夺去了弟弟的生命也让王永云身受重伤。然而,灾难并没有就此停止,就在弟弟去世没几年,王永云的妻子也在生第二个孩子时因难产离开了人世,亲人的相继离世让年老的父母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王永云发誓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呵护家人,可没想到,四年前父亲突发脑淤血,让这个家庭再次深陷窘境。 回忆起父亲王金伟患病的过往,儿子王永云记忆犹新。四年前的一天,父亲像往常一样干完农活回到家中,却突然昏迷瘫倒在地,随即家人将父亲送往医院救治,而当时的治疗费用对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但一想到父亲生命垂危,王永云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王永云:“当时医院里面叫交6万,没有办法就回来卖猪卖牛,还是不够,和亲戚朋友去借。”在医院与死神搏斗了一个多月后,父亲保住了生命,但因脑出血严重造成了右半边身体瘫痪,口齿也不利索。父亲瘫痪后,王永云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然而病痛中的父亲脾气怪异,每当父亲拒绝配合做康复训练时,王永云总会尝试着用各种方法来开导父亲。王永云:“他性格还是有点暴躁,我现在一直是边逗边哄,把他逗生气了以后又跟他说得笑起来。”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王永云却坚持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诠释着什么是百善孝为先。每天早晨他帮父亲穿好衣服,伺候大小便,为父亲准备饭菜、做完康复锻炼后他才到地里干活。有时候天气好他还会搀扶着父亲到田地里看看,呼吸新鲜空气,遇到赶集日,他会带上父亲去集镇上转转,放松心情调节身心,到了晚上,除了换尿布、擦洗、按摩身体,他还要为父亲翻身、拉盖被褥。寒来暑往,王永云几乎从未睡过安稳觉,村里人看在眼里,无不从心里敬佩他的孝心。 大寨村委会监委会主任杨文英说:像王永云这种人,在他父亲生病的时候。从来都没把他父亲抛弃掉,放弃掉,一直都默默的关心护理着他父亲,我作为一个女人都做不到这样细致认真,像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对于村里人的这些评价,王永云总是谦和的说孝敬老人是每个家庭中的子女都应该做的。王永云:“现在我观察着,只要他病一发作,我就要领着去医院,有我爸爸在我就开心,我永远不会放弃。” 如今在王永云的悉心照料下,父亲的身体一天天康复起来,每天下午坐在门前陪父亲晒太阳拉家常是王永云最开心的时刻。王永云说虽然现在家里还欠着不少债,但他已经搞起了原生态大鹅养殖,这个春天还打算种上五千多株的烤烟,相信今后一家人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田金菊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