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化乡阿宝村啊尼甸小组,有一个不服输的“倔老头”梁洪才,自2015年家里被评为建档立卡户以后,他勤劳朴实,自强奋进,想方设法寻找产业发展新路子,成功在两年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记者来到啊尼甸小组,看到一个朴实无华的老人正在绿汁江畔的田地里忙活,消瘦的身影显得异常单薄。据了解,今年57岁的梁洪才家里一共有4口人,在被评为建档立卡户以前,主要是以种辣椒、姜柄瓜为主要经济来源,基本上只够补贴家用,2015年评为建档立卡户后,他积极寻找产业发展新路子,誓要早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为了让梁洪才早日脱贫摘帽,政府每年给他补助大棚架、蔬菜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2017年给了他15只羊的产业发展补助,梁洪才紧紧抓住发展机会,开始种番茄,发展畜牧业。他白天到山上放羊,下午3点以后又去田里耕地、采摘蔬菜瓜果,每天都把时间利用得满满当当。据他介绍,这几年每年卖蔬菜和卖羊的收入可以达到8万元左右,现在住的小楼房也是2017年建起来的。 梁洪才告诉记者,贫困户的帽子不能戴一辈子,自己还年轻,还要多做一点。因为有砌筑方面的手艺,2018年梁洪才借着国土整治、河道治理、人畜分离等项目的东风,组建了一支10余人左右的小型建筑工程队,承接挡墙、水沟、猪圈修砌等小工程。然而这些工程并没有为梁洪才增加多少收入,甚至有的还赔本了,被问到为什么要做赔钱的生意时,梁洪才说到:“这些年来我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不是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我做梦都想不到家庭年收入能过万,一家人能住上水泥平顶房。我也没有什么能回报党委政府的,就利用自己会的一门手艺,做点小工程,帮村上改变基础设施,给乡里乡亲的生活创造一点便利!” 勤劳朴素的梁洪才凭着一股韧劲和永不言弃的精神,靠自身动力提高家庭经济收入,被乡上评为自强贫困户,敢想、敢干、敢拼的他不仅在两年内走出了脱贫路,现在的产业也越做越大,日子越过越好,成功从“自强贫困户”转变成了“光荣脱贫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