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乡:商品化烘烤为烟叶提质增效保驾护航 烟叶烘烤损失过大,一直是新化烤烟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为提高烤烟烘烤质量,降低烘烤损失,实现烟叶提质增效,新化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新建“百群千座”烤房投烤率100%、商品化烘烤率100%的要求,及早谋划,精心组织,制定《新化乡烟叶商品化烘烤实施方案》,全面推行“政府引导、烟草主推、村委会为业主”的烘烤组织模式,将2020年新建的257座烤房、2021年新建的138座烤房及盘活存量烤房126座烤房,交由村委会为业主,强力推行烤烟商品化烘烤。目前,新化乡可投入使用的烤房群达110群1128座,可承担烘烤面积2.3万余亩。 记者走访了几个烤烟烘烤点,每个烤房点大伙儿都干得热火朝天,一车一车的烟叶不断的送到烤房,烟农忙着卸车、捡烟、编杆,车辆来来往往,一片忙碌的景象。从烤房窗外往里看,看着满烤房的金色烟叶,烟农笑得合不拢嘴。据了解,7月中旬以来,新化烤烟已陆续进入采摘烘烤阶段,截至目前,12个村(社区)的烟叶商品化烘烤工作已全面展开。 在大寨村烟叶商品化烘烤点,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文英向记者介绍:“今年大寨村有四个烟叶商品化烘烤点,涉及四十座烤房,参加商品化烘烤的烟农有80户,涉及1210亩烟地,15.065万公斤烟叶,为了烟叶商品化烘烤的顺利进行,我们配备了烟架,目前看来,烘烤效果是比之前几年的好,所以百姓也积极参与,并且还新增了不少农户,相信明年,大寨村烟叶商品化烘烤的规模还能再扩大。”烘烤点的烘烤师矣城林告诉记者,自7月10号开烤以来,大寨麻木树丫口点共出炉烤烟45炉,目前来看烘烤的效果比较好,百姓的积极性也很高,十分配合工作,大家都严格按照科学烘烤的技术,做好分类编烟,排队入炉,单杆烤烟不超过15公斤的技术要求。 来到新甸村商品烘烤点现场,刚刚从烤房中把自家烟叶取出来的烟农就兴奋的说:“这里烤出来的烟质量很好,成色也很不错,我来这里烤了两次,一共有250杆,之后修下来的烤烟会送到这里来烤。”新平丰业烤烟综合专业服务合作社负责人李云告诉记者:莫哈底烘烤点属于烟叶商品化烘烤点,共有13座烤房,今年从7月20日开始烘烤,截至目前,共烤了12700杆烟,按每杆3.8元收费,均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烘烤,目前烘烤出来的烤烟质量良好,老百姓满意度较高,还未出现赔付情况。 截至目前,新化乡521座商品化烘烤房已全部投入使用,已烘烤出干烟叶 120.04 万公斤。共购置烤煤1700吨,生物质燃料2000吨,配备烟夹100套65000夹,燃料机145台,聘请烘烤师43名,与905户烟农签订烘烤协议,烘烤面积10420亩,预计可完成烟叶商品化烘烤100万公斤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