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乡者渣村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村,以种植烤烟和蔬菜为主,曾因水资源匮乏而饱受困扰,“滴水贵如油,旱来家家愁”是过去者渣村群众缺水状况的真实写照。如今,在村党总支的示范引领下,一场以群众为主体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铺开,7400亩农田得以“解渴”,村民们从旁观的“吃瓜群众”转变为主动参与的“种瓜主体”。 他山之石可攻玉。者渣村的改革始于基层自治的探索。 村党总支借鉴新化乡依施河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成功经验,以“村民议事会”、小组“一事一议”会议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全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讨论和协商,通过宣传改革意义、对比用水成本、集体商议水价、明确管护主体等方式,探索出适合山区农业用水自治的“者渣样板”;在水价收取上,者渣村综合考虑供水成本、水资源稀缺程度、农户承受能力等因素,根据《新平县新化乡依施河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的农业用水定额管理标准,确定了每亩烤烟用水收费18元,单价0.514元每立方米。同时,推行分类水价,对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农业用水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党群齐引同心水。村党总支积极向上争取9万元应急抗旱资金,以“党总支+党支部+党员+群众”的模式合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索盘活全村11座水库、坝塘资源,组织动员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在水库周边铺设管网,累计铺设7000米;精准覆盖核心烟区,在全村3个核心烟区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水利管网矩阵,创新“群众点单、管家接单”工作模式,在接到群众用水需求电话后,水管家及时把每一滴水精准输送到田间地头,有效保障了全村2700亩烤烟的移栽进度。仅用3个月的时间,者渣村基本完成了全村水利管网的铺设,累计安装智能水表120套,收取水费4.86万元,为产业振兴注入了“水动力”。 水润良田育新机。“现在有了水,这些靠天吃饭的地可以旱涝保收啦,我们也敢投入啦!”在者渣村米干莫小组的农田里,农机“突突突”地撒欢,种植大户李海杰今年改种番茄,一口气试验种植了12亩。李海杰说,现在地里接通了水管,清水直接流到地头,过去用水要用车拉肩挑,如今省时省力。水利兴,产业旺。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推动下,者渣村2024年新增番茄种植户24户,改善灌溉面积500亩,为烤烟、番茄、烟后豌豆等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同时,完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收取的水费按照“1+9”的模式分配给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即村委会留存50%水费用作水利设施管护,9个小组留存各自收取水费的50%用作管理员工资发放,切实探索走出了一条农业节水增效、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