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乡:1200余亩鲜食玉米迎丰收 “烟粮”协同添新景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4-11-20 15:11   点击率:40打印】【关闭

近年来,新化乡立足资源优势,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烟后产业,以玉米为代表的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实现烤烟增收的同时,又高效保障了粮食安全。

走进新化乡代味村下寨小组,村民们正前往小组公益房上烟后玉米种植技术培训课,县农业农村局老师刀正良从烟后鲜食玉米种植选种、育苗、移栽、病虫害管理、定包等技术进行全面细致讲解。课后,刀正良和乡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持续开展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刀正良介绍道:“新平县承接布局2024玉米单产提升行动项目,我们全县主要以烟后玉米生产为抓手,通过实施5万亩的玉米单产提升行动示范项目辐射带动全县10万亩的玉米粮食生产。今年,我们在新化及老厂的烟区精心策划并执行烟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策略,通过结构调整,增加农户烟后经济收入,这些烟后鲜食玉米亩产量在1吨至1.2吨左右,预计亩产值为2000元至2500元。”

立足实际,先行先试,依托“党组织+合作社+公司+致富带头人+农户”联农带农机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烟后玉米订单农业,与新平裕达农业有限公司签订玉米收购合同,帮扶带动,有效降低种植风险,增加了群众收入。新化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波介绍道:“新化乡立足烤烟大乡的生产实际,通过党建引领,依托自然优势,推行“粮经”协作发展模式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复种指数,今年,结合我们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创建项目,转变传统的烟后常规玉米的种植,推广烟后鲜食玉米(小糯3号)示范种植1200余亩,涉及农户150余户,今年雨水条件较好,产业效益比较明显,预计产量940吨,通过与新平裕达农业合作,订单生产,定价收购,实现联农带农。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产业的扶持和技术指导,在适宜的地方发展烟后玉米,做大做强烟后产业,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自烟后玉米推广以来,新化乡坚持以农户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发展、农户增收为目标,把项目实施与科技人员“进村下田”行动紧密结合起来,从选种、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方面常态化开展“田间课堂”,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为促进玉米高产、优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新化乡2024年烟后玉米示范项目涉及代味、白达莫、布者3个行政村。烟后种植玉米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烟季后闲置的土地资源,拓宽农民发展农业的领域和空间,实现“烤烟拿钱、套种拿粮”,还可以有效调整改善土壤环境,有利于下一轮作物种植,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让群众实现多赢。

“这几年在乡政府的引导下,我们烟后在种植花糯,今年我栽种了12亩,可以增加2万多元的收入。这个花糯对我们来说非常合适,它的周期短,只有3个月,成熟后有老板进来收购,在实现土地轮作的同时,也不影响我们明年的烤烟生产。”代味村下寨小组村民郑长鑫看着采收结束后闲置的烟田又长出新的作物,田里一片生机盎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下一步,新化乡将充分利用烟区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劳力资源和作物生长自然时差,实实在在为烟区农户拓展一条劳力错峰、粮经轮作、土肥并用、协调发展的致富路。

上一篇:新化乡关于2024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计划完成的公示公告
下一篇:新化乡:“三点发力”赋能“两新”组织新活力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