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平县新化乡立足资源禀赋,以特色农业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探索秋冬农业发展新模式,将原本的“冬闲田”转变为充满生机的“效益田”,为群众开辟增收新渠道。 走进新化乡者渣村,上百亩烟后地焕然一新,披上了“新装”。阡陌之间,金黄色的油菜花竞相绽放;苦荞长势喜人,进入了采收期;豌豆田里,鲜嫩翠绿、颗粒饱满的豌豆荚挂满枝头。农户们穿梭田间,忙碌地采摘着新鲜的豌豆,呈现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7月份开始种植豌豆,今年豌豆价格还算稳定,每公斤7元,按现在这个价钱可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者渣村大戈租小组组长方元说。 收购商普龙告诉记者,今年豌豆市场价格较平稳,每公斤收购价7至9元,者渣村的豌豆上市早,品质佳,颇受客商青睐。 “来这里收豌豆有三四年了,今年豌豆的价格还是不错的,行情好一点时候收9元,这两天收7至7.5元。这里的豌豆上市早,比新平县的其他地方提前了一个月。”普龙说。 近年来,新化乡者渣村充分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探索“烟菜”“烟粮”协同发展路子,积极引导农户充分利用烟后闲田种植豌豆、油菜、苦荞等作物,有效改良土壤环境的同时,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让“一季”变“两季”助力村户增收致富。 “豌豆、油菜、苦荞我们连续栽种好几年了,群众也有一定的种植经验,市场价格相对比较稳定,所以群众还是比较认可的。今年我们共栽种了豌豆700亩、油菜800亩、苦荞800亩,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今年预计收入可以达到600万元。”者渣村党总支副书记杨承英说。 山上豌豆采摘忙,山下番茄迎来丰收。在六竜村番茄收购点,新鲜采摘来的番茄堆满一地,工人们手脚麻利地分拣装箱。收购商陈菊向记者介绍,六竜村四周高山环绕,昼夜温差大,日照强度高,种出的番茄口味好、品质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我从2020年来到云南玉溪,一直在这边收西红柿,这里的西红柿占了时间温差的优势,品质挺好的。我从今年9月份收到现在,发出去大概有3000多吨,主要发往东南区,我会收到尾果结束,这的尾果质量也挺好的,比其他地方的尾果要干净。”陈菊说。 “我今年种了6亩番茄,前期是好卖的,卖到170至180元,卖了一个月价格就开始掉下来了,我从五月份开始种,到现在采完一半,卖得20多万了。”番茄种植户李自才说。 近年来,六竜村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机遇,大力推进以番茄为主的秋冬蔬菜产业,实现了番茄种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目前,全村番茄种植面积已经扩展至1511亩,番茄种植已成为六竜村特色产业之一。 “整条依施河周围番茄种植的面积大概有7000多亩,我们六竜去年种植了1200亩,今年发展到1511亩,种植户有221户,今年预计产值3000万元左右,今年价格比往年好,前期每筐可以卖到200多元,现在鲜果卖到50至60元,品质不好的30至40元。六竜村这两年水价改革了以后,基础设施问题基本解决了,番茄产业已成为六竜村秋冬季打造的一个特色产业。”六竜村监委主任龙学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