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新平县国熤蔬菜育苗有限公司举行开工仪式,阿宝村工厂化育苗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在绿汁江流域这片被誉为“天然温室”的土地上,一场农业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正在上演。 作为新化乡农业转型的重要抓手,阿宝村工厂化育苗基地的建成投用,不仅标志着当地蔬菜产业迈入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阶段,更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企业赋能+群众受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这座总投资500万元的现代化育苗工厂,正以年产1600万株优质种苗的产能,为新化乡蔬菜产业注入新动能。 阿宝村地处绿汁江流域,依托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形成了以种植冬早蔬菜为主的发展模式。据了解,阿宝村2024年共种植番茄1606亩,实现产量8030吨,产值2500万元左右。然而长期以来,分散的育苗模式制约着产业发展,农户自育存在成活率低、品种单一、病害防控能力弱等问题。“结合目前阿宝村番茄产业面临的困难和发展瓶颈,村党总支通过与其他6个村共同融资一部分,向上级农业、电力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一部分,与新平国投公司合作融资一部分的形式,共投资500余万元,在三岔河建设16亩的工厂化育苗点。”阿宝村党总支书记黄玉苹介绍道。 育苗基地位于绿汁江流域的峨山、易门、新平以及楚雄双柏四县交界的地方,气候、水土适宜,交通便利,辐射面积广。基地占地面积30亩,分三台三个连体大棚,实际使用面积为16亩,年育苗能力达1600余万株。今年以来,村党总支积极对接市场,引进专业化的育苗企业,与新平县国熤蔬菜育苗有限公司合作,为阿宝村及周边番茄种植区提供高质量番茄嫁接苗。 阿宝村党总支书记黄玉苹说:通过与新平县国熤蔬菜育苗有限公司合作,一是可以解决目前番茄产业“种子端”的一家一户育苗费工费时、成本高、种苗培育质量差等关键性难题,为群众提供优质的蔬菜种苗;二是为本村群众创造就近就地就业人员30多个岗位;三是育苗场每年为我们7个村集体增收15万元的经济收入。下一步,还将为群众提高蔬菜种植技术,包括提供种植试验示范田供农户学习,加强对脱贫户、边缘户和低保户的技术指导和分类培训等,切实提高菜农种植水平,增加收入。” 在育苗基地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村民也从中受益。目前,育苗基地有10个左右的固定工人,用工高峰期可达50人左右,大部分是打短工,工人工资每天80元到200元左右。工人梁国涛说:“我是阿宝村阿尼甸小组的人,这边工价也还可以,每天130元,在家门口打工既方便又能补贴家用,还有时间照顾家里,对我来说还是很满意的。”育苗场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真正实现了企业与村民的双赢。 “我们国熤蔬菜育苗有限公司于4月30日正式开业,苗厂占地面积30亩,年育苗能力1600万株左右,能为新化乡及新平县、峨山县、双柏县等周边蔬菜种植产区提供优质、抗病能力强的各种蔬菜嫁接苗,比如番茄、辣椒、西瓜、苦瓜等等,除此之外还能为四川攀枝花,红河的泸西县、弥勒市,提供优质、抗病能力好的各种蔬菜嫁接苗,在此基础上能带动附近比如阿宝村30到50个收入低的家庭来育苗厂打工,以此来增加他们的人均收入”新平国熤蔬菜育苗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国才介绍道。据了解,该公司采用订单农业模式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目前一批订单已全部排满,可供移栽1400余亩土地。 阿宝村工厂化育苗基地不仅成为全乡蔬菜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更通过“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多方共赢”的特色农业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