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招商合作局紧紧围绕七大产业发展布局,突出重点产业招商,狠抓六个方面工作,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一、高位推动活动招商。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多次带队参与“相约春天”“收获金秋”昆交会、广交会、南博会等多种展会,积极参展,做好项目宣传推介。抓住在省外及市举办的各种经贸洽谈活动之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开展招商引资与经济协作,促进了对外交流,既扩大了新平县对外的影响,又为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重点产业招商。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点产业,深入产业结构分析,突出现代矿冶业,生物资源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现代商贸物流业、清洁能源业为重点;不断延长矿冶产业链、做大做精生物资源加工业、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业、做专做特现代商贸物流业、做强做优清洁能源业为手段。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补齐发展短板,完善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 三、积极探索招商模式。坚持专业小分队精准招商与高层次招商推介相结合,充分发挥外省驻滇、驻玉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发展“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加快推进招商主体多元化、招商模式多样化、招商对象精准化,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实施点对点、一对一招商。 四、做好项目跟踪洽谈。做好已落户企业和意向性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通过不定期走访、召开座谈等方式,协调解决引进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努力做到用真诚的服务感化客商,用优良的环境吸引客商,努力构建引进来、请进来、带进来的局面。 五、严格落实优惠政策。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认真兑现落实企业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对前来投资的企业,除享受国家和上级的优惠政策外,按照县委、县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给予最大优惠和扶持。对投资规模大、质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扶持。 六、创新帮服协调机制。一是设立重点产业项目准入机制,由县招商局牵头,各相关行政审批部门密切配合,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开展。二是实行一个重点产业由一名县级领导挂帅的服务协调机制,成立项目帮办服务机制,落实帮办责任人,全程帮办、协调项目推进过程中相关行政许可及帮助企业分析研判、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激励投资商树立发展信心,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依托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的平台,为客商提供“一站式”、“限时办结”等服务,减少企业在办理相关手续过程中的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助推客商投资兴业。四是执行投资项目容缺模拟审批办法,加快投资项目行政审批速度,创新审批模式,提高审批效率,促进项目快速推进,进一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7年预计(下同)实施市外国内资金项目107项,实际利用市外国内资金74.8亿元,同比增19.6%,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利用市外国内资金70亿元的107%;其中:利用省外国内资金51.2亿元,同比增8%,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利用省外国内资金50亿元的102.4%,重点产业到位资金28.89亿元。完成项目储备32个,新开发市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13个,列入省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1个,深度开发项目2个,新签约项目74个,签约落地项目70个,签约落地开工率达94.6%,竣工投产项目49个,新开工投资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