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农业,农业发展的关键是产业化。为了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平掌乡引进科学的技术和管理,在柏枝村率先建成了香菇种植示范基地,做好土地流转,转变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促使农民增收。
平掌乡地处偏远山区,距新平县城150公里,由于交通条件的落后和山地地形的制约,导致当地农业发展结构单一,仅靠种植玉米、甘蔗等传统作物,加上缺乏先进种植技术的支持和科学管理的引导,长期以来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制约着农民增收致富。
平掌乡柏枝村香菇种植示范基地位于柏枝村民委员会小东瓜林小组,目前投资70万余元,占地面积20余亩,基地建成标准香菇生产大棚28座,引进种植大户4户,并由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种植、加工、销售,提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同时配备了大型水池、厂房和现代化冷库,确保香菇的生产、加工、保存、销售各个环节得到有效保障。目前,香菇示范基地已经实现路、水、电“三通”并开始投产,首批香菇已于12月底走进市场。预计年产鲜菇可达10万公斤,产值100万元。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美称,是高蛋白、低脂肪,是寻常人家餐桌上的营养保健食品。同时能防治佝偻病、防癌,降低血脂,增强细胞免疫力,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大,种植范围少,加上香菇种植生产周期短,投入少,价格高,使香菇种植成为一个高收益的产业,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宽的发展前景。
柏枝村昼夜温差大,空气水分充足,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具有发展香菇产业的良好的自然条件。通过采取“政府引导、典型引路、政策扶持、规范运作”等有效措施做好香菇示范基地的建设生产。按照“支部找出路、党员跟着干”的要求,柏枝村党总支香菇种植示范基地探索“公司+基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香菇产销模式。同时出台了相关奖励补助方案,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提高种植大户的积极性,在良性的竞争中,把香菇基地做精做强。
柏枝村党总支书记彭跃和马尖山小组长郭正祥既是香菇种植大户,又是香菇专业合作社社员。他告诉工作人员:像这样产业化的香菇种植在平掌目前还是第一家,我相信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以前我们的农业都是粗放型的,现在这样集约化、精细化的产业不仅省时省力,还能有高收益,临近春节了香菇供不应求,最好的时候价格已经到了9.5元/公斤,我的马上就可以采摘,希望能卖个好价钱。
发展香菇产业,对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法宝,真正实现促进农业增效,促使农民增收。同时,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改变农民落后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变贫困地区的“输血”为“造血”,增强群众自身脱贫致富的本领,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新平县平掌乡人民政府 发布人: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