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以来,平掌乡大力发展核桃、茶叶等长效产业,长效产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群众的经济收入来得慢。如何补足发展短板,实现长短结合?平掌乡拓宽思路,精准识别,引导1218户建档立卡户发展生猪养殖,目前,引进的生猪长势良好,成为贫困户增收的一笔重要经济账。

在库独木村石旮旯小组,罗有全正在给家里的生猪喂食,他说:“五个月前领取的四头仔猪目前已经慢慢长成肥猪,大一点的已经有80多公斤了”。罗有全是当地的直过民族,经济发展落后的他还是一名建档立卡户,去年年底他积极申请,得到了平掌乡畜牧业引种项目的支持。邻居的罗有全也享受了这项政策,不同的是他领取的是两头种母猪,他告诉工作人员:“两头种猪上个月已经配了种,估计就要见成效了,每头母猪产仔8个,光第一批小仔猪就能卖上8000多元”
据了解,2016年平掌乡投资432万元,引进种猪、仔猪2880头,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建档立卡户实施产业扶持。引进的种猪、仔猪品种优,长的快,但对室内温度、饲料成分、疫病防控都有严格的要求,老百姓饲养起来却不容易。为了确保养殖成效,平掌乡兽医站定期入户群众家中进行疫病检查,并向群众开展养殖知识和技巧的培训。
脱贫致富是一项等不住的民生工程,既谋划长远,也着眼当前,在谋划长效产业的同事做好短效过渡,把建档立卡户的经济账算得准一点,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