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平掌乡联合村党总支书记普健梅,没有人不竖大拇指。她是平掌乡唯一的女性党总支书记,可谓平掌巾帼女强人的表率。她是勤劳与智慧的结合体,洞察市场机遇与发展远景。她伺机而动,积极发展种植养殖业,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她既是村里家喻户晓的“致富能手”,又是深受群众好评的“热心肠”,还是勤政务实的“党员先锋”。曾获玉溪市“三八红旗手”、“玉溪市优秀共产党员”、新平县“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新平县“优秀种养女能手”称号,她的家庭获得玉溪“五好文明家庭”暨“最美家庭”等荣誉。 
感情“深”、脚步“沉”,花开在一线基层 普健梅1977年生于新平县水塘镇,从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后朝气蓬勃的她远嫁偏远贫穷的平掌乡联合村下格界小组。夫妻两人有胆识、有谋划,利用外出打工积累的资金和经验,当起打工路上的“逆向军”。于2000年初带着挣到的几千块钱回到老家开启创业之路,大胆尝试种植养殖业。多方筹资3万余元,于中麻路旁边建起300多亩的农场,走新型种养结合的农业发展之路。经过多年的努力,山羊养殖初见规模,每年收益9万余元,再加上发展核桃、茶叶等种植业,总资产达到了30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种养女能手。普健梅说:“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带动大家一起富。”她始终坚持“传理念、广带动、教技术”,无偿地为群众提供种养殖技术指导。积极响应新平人才回流建设家乡的号召,积极竞选小组长,2003年4月担任起下格界小组小组长,往后连续接任格界支部书记、联合村妇女主任、联合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在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平掌乡联合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成为了平掌乡唯一一位女性党总支书记。往年仅靠一亩三分地种小黄玉米过日子的联合村老百姓在她的示范带动下,纷纷转变思想观念,开始搞科学规模种植、养殖业。老张寨小组村民罗贵安,在普健梅多次劝说、亲授技术后,养殖水平不断提升、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他总说:“这日子越来越好过了,‘靠天吃饭鱼上滩,靠手吃饭鸟投林’,当年多亏了健梅姐帮助我,不然我家的新房子从哪里来!”。 
实干“深”、内力“沉”,花开在助力发展 “我从没想过,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一朵花、一滴雨,其实,我更想扎在家乡这条板凳上。老话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家乡不好,不要去抱怨她、逃避她。给年轻人一些机会,用双手去改造她,用真情去建设她。”普健梅说。农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面对乡域经济不景气、集体经济发展效果缓慢、投资大收益低等问题。普健梅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发挥臭皮匠精神,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观念为根本,充分挖掘潜在资源,发挥区位优势,以“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打造茶叶龙头产业,带领村民发展种养殖特色产业。经过努力,全村种植核桃8523.7亩,茶叶4051.7亩,柑橘、芒果、桃子等水果2839.1亩,青花椒247亩,蔬菜317.7亩。组织学习种养殖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产量,建立联合村为民服务站,拓展市场销路, 普健梅为把联合村茶叶产业做大做强,促进茶叶产业不断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坚持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向上级争取茶叶品种改良项目,2021年到现在共950亩,加强老茶园改造和管护,提升鲜叶品质,强化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户收益,重振茶农信心,助推茶园焕发勃勃生机,立足自身定位,提升产业附加值,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为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普健梅抢抓机遇,主动承接市内因“三湖”保护治理转移的部分蔬菜产能,引进了蔬菜种植大户到玉碗水小组种植四季豆,喜迎“开门红”,为联合村蔬菜产业多样化树典型,打基础。同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种植蔬菜,进而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解决就业,在兼顾经营性收入同时增加工资收入,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 
党建“深”、服务“沉”,花开在真情换真心 “为民服务”四个字写尽了她的19年,工作的艰难困苦她从未抱怨,群众的艰难困苦是她辗转反侧的“疼痛”。敬老尊老是她根植于心的优秀品质,夜以继日走村入户,对邻里嘘寒问暖,关爱老弱病残。2009年6月,上格界小组罗春安生了重病,无法行走、生命垂危,家里只有七旬老母,生活困难无钱就医。看着身体佝偻的老人天天泪眼婆娑,她自发组织捐款、自筹资金,把患者送入县医院及时救治。2011年1月,小河边小组罗云安患了直肠癌,她拿出自己的大半积蓄给患者治病,让原本风雨飘摇的家庭渡过难关。2019年她主动为老张寨小组残疾户王家学家免费提供种母羊,同时为他提供养殖场里的岗位,切实改善了王家学一家人的生活水平。2020年核桃滞销,她看到群众着急“今年核桃卖不出去,家里唯一的收入无望了,娃娃读书怎么办,出门打工,家里老人又放心不下”这让人喘不过气的生活压力压在村里人的胸口上,普健梅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东奔西走寻找收购商,及时收购库独木村、梭山村、仓房村、联合村群众的滞销核桃,保住了30余户贫困户一年的收益。老百姓的事不分‘上班下班’,对于普健梅来说,“上班”是一生的事业,“下班”是对乡亲们无法割舍的牵挂。全年“在岗”,24小时“开机”,她凭着“能做一点是一点,能帮一个是一个”的朴素想法,将为民办实事化为一种习惯,立足平凡岗位铸就非凡事业,树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 当选后她针对联合村换届班子成员变动多,村“两委”班子成员思想不稳定的现象,主动与“两委”班子、小组干部开展交心谈心,破除班子不稳定、不团结的因素,一改“慵懒散”的作风状态,强化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严格落实村级组织大岗位制,根据班子成员特长、家庭、经历,科学谋划,合理分工、推动班子互促互进;并不断积极主动学习党建工作,想办法、抓落实,特别是在智慧党建工作的推进中,她以身作则,深入党员家中,手把手教党员学习云岭先锋APP的操作运用,指导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运用“云岭先锋”APP开展党史小故事、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学习,在全村营造党史学习教育的良好氛围,增强党员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思考“深”、眼见“沉”,花开在新规开新局 联合村有1个省级易地搬迁安置点,5个就地就近安置点及四类人员建房户206户。对群众的承诺不能失信,为民服务不能断线,普健梅紧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组织动员新建坝塘街垃圾处理池,以“拆危房、除闲房、腾空间、建新村、换新貌”为目标,紧握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契机,多规合一,按照“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原则,将安心拆除工作与实用性村庄规划有机结合,精心谋划拆除工作的“后半篇文章”。计划在养殖多的小组整体规划养殖场;在人畜分离,雨污分流的小组规划小广场、小菜园、小花园,在整体搬迁的小组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推广杂交稻旱种;利用干龙潭小组拆除的土地建设茶厂及观景台,打造绿房田水库发展茶园观赏及企业生产加工体验,谋划万亩茶园民俗生态旅游项目;整合坝塘街以工代赈及美丽村庄建设项目,提升改造坝塘街集贸市场,打造北片区贸易集散中转中心,集物流、仓储、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辐射周边乡镇,进一步提升中心三项产业服务职能。以服务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居环境提升,努力打造“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美好愿望。从而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普健梅对联合村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带领班子成员集思广益,积极谋划。用真诚的服务一点一滴地改善着老百姓的生活,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觉悟为己任,弓下身子为人民群众干实事办好事,主动到基层去,脚沾泥土,手撷芬芳,坐老百姓的“热板凳”,钻老百姓的“矛盾窝”,冬去春来这树梅花为民开,为得辞冬为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