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链”赋能“产业链”丨仓房村林下种植一个口袋“两锭金”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3-09-19 10:09   点击率:106打印】【关闭

平掌乡凭借天然资源丰富的林地优势,大胆创新,深度研究作物生长差异,积极探索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深刻落实举一反三智慧举措,将种植效益最大化,带动群众实现家门口增收,田地里致富。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中药材套种模式既能减少中药材纯田种植的除草、松土等抚育成本投入,又能促进中药材良好生长特色产业发展,使有限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增产增效。”

image.png

近年来,仓房村立足山顶自然资源实际,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合作社带动、群众参与”的农业发展模式,锚定产业发展方向,持续探索农业发展新举措。找准自身自然资源定位,结合“走出去、看一看、请进来”的升级模式,提出“一片叶子二棵树、三个产业四条腿”的发展思路,开创果园套种中药材,加快农业产业作物套种双驱动,形成药果齐头并进新气象。

image.png

黄精作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宜生于山林、灌丛、沟谷旁的阴湿肥沃土壤中,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阴湿的环境,平掌乡核桃林地资源环境正好为黄精的生长提供良好条件。据悉,今年来,仓房村采取“林+药”套种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打造试验基地种植黄精6亩,带动群众40余户种植50余亩,预计两年后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群众增收200余万。

image.png

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仓房村积极发挥“党建搭台,群众唱戏”先驱作用,以村集体经济发展打造林下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为依托,结合“党支部+农户”推广模式,组建党支部组织动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实地教学组织生产和技术落实,农户承担种植、采收和交售的生产链,形成党建、农户和科技特派员的“产业红娘”,将创新举措与农民增收拧成了一股绳,实现了党的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融双促。

image.png

发展的问题最终要向科技要答案,谋变要在创新思路上探索。科技特派员说:“随着国家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落地,中药材产加销将大有作为,必将成为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药林间作’‘药药间作’‘药粮间作’等多种种植模式必然大有可为。”

image.png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下一步,仓房村将引导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推广“林+药”套种模式,搞活林下经济,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更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综合效益,促进中药材产业向优向好发展。

上一篇:助推项目建设 增进民生福祉——平掌乡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梭山林光互补光伏项目建设情况
下一篇:勿忘国耻 铭记“九一八”丨平掌乡开展“九一八”事件纪念日活动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