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富库村,连片的甘蔗林在大地中肆意生长。富库村驻村队长赵智勇正在地里查看甘蔗长势“今年甘蔗长势不错,预计能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他笑着说。 
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真心温暖民心 “赵队长是2024年4月到我们村开展帮扶工作的,为我们村争取了很多好政策,村民们都说村里来了个好队长。”富库村党总支书记陈文学这样评价。 驻村伊始,赵智勇就带领工作队对全村9个小组366户开展"地毯式"调研。从零开始学习做网格员,排查隐患、处理纠纷、宣讲政策,在一次次走访中摸清村情。“我们来了,就是要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是赵智勇常说的话。借助两险收缴、支部活动等契机,他带领工作队走访慰问50余户防返贫监测户和困难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在田间地头,赵智勇与村民深入交流,寻找产业振兴突破口。“没有产业,收入提不上去,稳不住人心,留不住人,就是我们工作不到位。”他这样激励队员。 
党建引领聚合力 筑牢振兴桥头堡 赵智勇带领驻村工作队将党建工作作为固本强基工程,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凝心聚力。主动投身乡村治理,督促落实村级“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对照“小微权力清单”,推动村级事务规范运行。红毛树小组后进党支部实现跨越式进步,各折傣族文化与党建融合特色愈发鲜明,谷麻江镇沅新平两岸连接线两岸连接线项目推进如火如荼。 
产业铺就致富路 甜蜜事业结硕果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对于村民来说,致富是硬道理,而抓产业求发展是关键。”赵智勇深知,产业能否兴旺是决定富库村能否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他与村“两委”遇事共商、困难共解,做好帮扶单位和村“两委”的联络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探索富库村与南恩糖厂订单式的“企业+村集体+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主动宣讲政策,发动群众参与,带动产业发展。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为富库村争取了11.3万元帮扶资金发展55亩甘蔗产业,提供70余人次就业岗位,务工群众人均增收1000多元,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多万元。如今,富库村与南恩糖厂的合作日益紧密,一条甜蜜的致富路正在延伸。 走在富库村的乡间小道上,甘蔗的甜香弥漫在空气中。乡村和美、村民幸福,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而赵智勇,依然忙碌在田间地头,继续书写着富库村的振兴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