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县级自然保护区边界3公里范围内,分布着72个自然村,这些村落山高坡陡,粮食产量低,村民大都处于贫困线下。长久形成“靠山吃山”的观念,使得村民们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大,经常到保护区周边甚至是保护区内砍柴烧火、放牧、采药,这对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如何使保护区周边村民尽快脱贫,保护好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珍贵稀有的生物资源、降低周边农户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破坏,成为近年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理局必须直视的问题。
2016年,通过积极争取,由公益组织香港长春社牵头恒生银行、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共同合作的“保护区周边社区低碳示范项目”落户耀南村,并于2016年4月18日正式启动实施。项目涉及戛洒镇耀南村四个小组共118户421名群众,概算总投资408.63万元。项目包括扶持群众种植魔芋39.3亩,滇重楼16.1亩,核桃提质增效215亩,建设林农专业合作社3个,开展魔芋、重楼培训8次,建设节柴灶、太阳能、净化池、路灯、道路、排污系统、村内基础设施等。
其中:种植魔芋每亩可获得资助方和县林业局各1000元的资助,种重楼每亩可获得资助方45000元资助、县林业局10000元资助,开展种植培训的资金也有了着落;每户人家不再烧柴,安装上节柴灶就有700元补助,安装太阳能有1500元补助,安装卫浴设施也有4000元补助;对于村内的基础设施,则由县扶贫、交通等部门投入资金,进行危房改造及村内道路、排水系统建设等。
新平县戛洒镇耀南村“保护区周边社区低碳示范项目”,是玉溪市首个向外资公益组织争取到的生态示范村建设社会公益项目。该项目通过“外方援助――本土NGO(非政府组织)推进――政府支持――保护区引导――社会参与”的运行模式,用“真金白银”让村民从“要我保护”向“我要保护”的观念转变,在降低人为活动对保护区的干扰程度的同时,实施林下养殖、能源替代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保护区周边村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推动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工作实现双赢。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新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人: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