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平县做好七方面工作推进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
2016年来,新平县紧紧围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主题,抓住桥头堡建设、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等历史机遇,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做好七方面工作,全力推动全县彝、傣、哈尼、拉祜、回、白、苗等17个民族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目前,边疆繁荣稳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已成功申报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待省级正式批文下发命名。
一是以示范点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新平县于2016年4月18日,召开全县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县政府与12个乡(镇)签订《2016年度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县建设暨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把民族宗教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委会,做到任务落实、职责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位。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工作全面启动,现已完成建设规划县级初评,市级评审,省级审定,计划总投资47232.62万元,省级补助1000万元,市级补助1000万元,其中省、市各到位资金300万元。启动实施水塘万亩蔬菜新区开发,平甸乡3000亩西番莲种植示范,老厂乡生态牛羊养殖示范、平掌库独木1000亩标准化茶园建设、建兴食用菌产业发展示范、水塘生猪交易市场、阿波左示范点民居外观改造等项目建设,各项目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二是组织完成第一轮“十百千万”示范工程2013-2015年实施的1个“3121”工程,6个民族特色村寨,3个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项目乡镇初验,省级绩效评价和省级考核验收。完成新一轮(2016-2018年)“十百千万工程”2016年批准实施的桂山勒达民族特色村寨和扬武新寨河民族团结示范村的规划、评审、建设工作,计划两个点总投资3000余万元,其中省补210万元,市补60万元,整合资金2700余万元,现勒达特色村寨已完成总投资的80%,新寨河民族团结示范村完成总投资的20%,项目进展良好。
三是结合新平县“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了新平县洒树依、彝族小寨、麻木树等17个小组170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的创建收尾工作,每户补助1万元,现已完成申报、公示、评审,示范户创建经费已下达实施单位,示范户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四是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积极争取省市支持,申报并组织实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和精品文化项目。2016年,认真完成省级少数民族文化挖掘、抢救保护项目库建设,储备民族文化挖掘保护项目7个,向上级申报4个。其中,新平县组织拍摄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品《花腰恋歌》电影在4月4-5日在美国洛杉矶PV福庄半岛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上获得最佳文化电影奖和最佳服装设计奖,5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映仪式,9月在第二十届“北京放映”上获得优秀影片展映奖。投入资金65万元完成精品文化项目《皇�勐傣》的剧目创作及展演,并通过市县两级验收。8月举办彝族傣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一期,参训人数71人。
五是多措并举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完善民族宗教关系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工作责任体系,与乡镇街道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团结稳定工作,定期开展民族宗教关系分析研判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到“一周一分析,一月一排查,一事一化解”,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一年来,未发生因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认真开展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在初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课程的基础上,利用民族团结宣传月、民族宗教传统节日和示范点创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6月宗教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营造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良好氛围。
六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民贸民品扶持照顾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截至2016年10月,审核同意发放民贸贷款7120万元,预计可向上级争取到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优惠扶持资金200余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33万元,为民族贸易企业和民族用品定点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注入活力。
七是落实扶持优惠政策,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完成新平县人口较少民族(支系)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代缴参保费用工作,为4种人口较少民族(支系)4650户18780人代缴城乡医疗保险费281.7万元,有效解决了人口较少民族群众就医难、看病难的问题。做好人口较少民族及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区困难学生补助工作。2016年,对在新平一中就读的132名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学生补助资金39万元;上报市级给予资助的贫困少数民族大学生100余名,目前正在审核中。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新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人: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