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平县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享有教育权利工作的成效、典型经验及创新做法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点改革任务之一,为做好本项工作,新平县把推动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已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统筹使用自有财力和上级政府转移支付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高效落实“三免一补”及义务教育政策,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享有教育的权利。
一、农转城学生入学、权益保障情况
2016年,新平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学生3054人(初中1042人、小学2012人),分布于新平县各中小学。高中阶段有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学生312人(新平县第一中学214人,新平职业高级中学98人)。全部就读于新平县公办学校,全部与本地户籍学生一样享受同等的义务教育待遇。义务教育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子女3054人享受“三免一补”政策,同时享受义务教育营养餐补助。截至目前,新平县没有出现1例农业转移人员子女无书读的问题,均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及待遇。
二、典型经验及创新做法
(一)坚持农业转移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县内划片免试就近就便入学的原则。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全部进入全日制公办学校就读,保证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新平县农转城人口基本是本地“统转”人口,本地人口多数在原来的学校就读。少数外地外乡镇人口进入县城学校就读的,实行划片就近就便入学的办法。在其它乡镇就学的由乡镇统一安排到相应就近学校就读。
(二)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入学后,实行“阳光分班、同等享受教育资源、同等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同等享受各项教育免补政策”,同等享受入队、升学等方面政策。在校内同等享受“免补”政策。没有出现一例因子女入学或收费问题而上访的事件,没有出现各中小学向农业转移人口子女收取“借读费”等费用问题。
(三)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优势,积极接收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新平县职业高级中学对具有初中学历及以上的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入学不设门槛,实行凭“初中毕业证免试免费就读”,并与其他在校学生同等享受国家奖补政策。免学费是按每人每年2000元,国家助学金是每人每年2000元。2016年,新平县职业高级中学和农村成技校已先后接收365名农转城人员培训。
(四)充分发挥公办学校接收主渠道作用,解决位置问题,新建、改扩建一些学校,提高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编制《新平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2014―2018年)》。一是戛洒、扬武、建兴、者�4个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漠沙、老厂和水塘中心幼儿园正在建设中,2020年有望每个乡镇有一所中心幼儿园。二是近五年来,政府共投入教育专项资金共27357.17万元,新建第四小学、城南新区幼儿园,完成建兴中学整体搬迁;顺利实施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建设(新建校舍面积6.89万平方米,加固改造校舍6.92万平方米,改造厕所890平方米,新建食堂6079平方米);戛洒镇中心小学新建工程稳步开展,新平三中建设进行选址规划中。目前,正实施“全面改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4―2018年实施)工程,规划新建校舍面积8.5万平方米,新建室外运动场地面积9.71万平方米,概算投资1.89亿元。三是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实现网络教学应用、网络阅卷的目标,互联网成为教师有力助手。大大改善城区学校容纳压力。
(五)解决经费问题。新平县财政把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纳入到教育规划中,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与城镇居民平等享有“三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政策。“三免一补”是玉溪市率先在全省提出实施的,三免是指免学杂费、免科书费、免文具费,一补是指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文具费是每人每年20元,寄宿学生生活费小学是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是每人每年1250元,营养改善计划是按每天每个学生4元标准,全年200天计算。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新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人: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