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平县积极搭建新型服务平台有效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6-12-26 08:12   点击率:1打印】【关闭

云南省新平县积极搭建新型服务平台有效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云南省新平县充分发挥就业创业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作用,聚焦重点难点,把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积极搭建新型的综合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民族文化创业园,打造众创空间示范基地,形成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机制。

主要做法:

一是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实现社会充分就业。以实现社会充分就业和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通过开展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稳岗补贴、创业补贴、贷款贴息、职介补贴、就业培训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免费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创业交流等各项服务,帮助失业人员多渠道实现就业创业。1-8月,全县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58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82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97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5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0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3%以内。

二是创新思路,提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效率。积极探索建立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采取分批实施和资格预审措施,放贷前组织申请贷款者进行创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经营管理知识,成功创业。今年以来,全县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95人,金额达4950万元,其中:贷免扶补19人,小额担保贷款476人。

三是转变方式,满足群众要求,就业培训办到群众家门口。新平县创新工作思路,按照培训、转移、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部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把技能培训作为培训重点,将培训班办到基层,充分发挥培训学校、培训基地、职业介绍所的主渠道作用,广泛开展对城乡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推动劳务输出由体能型、松散型、低层次型智力型、技能型、高效型转变,加快传统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步伐同时,坚持以提升创业培训质量、提高创业成功率为目标,以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为对象,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工作。

四是创新招工模式,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基础上,从过去以政府行政措施招工向企业自主招工为主转变,发挥县乡村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为用工企业搭建招工平台,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春节前在车站设立回乡农民工接待站,并在全县范围内为十多家企业发放招工宣传材料,为实现农民增收,城乡统筹、招商引资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是畅通高校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做好高校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建立信息数据库,掌握离校未就业个人基本情况,求职意向、就业服务需求,提供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咨询台,组织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尤其加快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的服务业,着力发展三发设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检验检测等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比较集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大学生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将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前2年的学生纳入培训对象范围,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提升就业见习质量。积极采取措施,确保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优惠、场地扶持等各项服务和政策优惠。

六是建设民族文化创业园,打造众创空间示范基地。按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要求,引导双创要素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的作用,建成一个以返乡农民工创业为主和以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为重点的民族文化创业园。积极发挥产业资源优势,以农业技术为理念,包装、整合新平县农业资源、农特产品,创建互联网+互创空间的生态营运模式,打造众创空间示范基地,搭建新型的综合创业创新服务平台。

存在的问题

一是 就业专项资金依然不足。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特定就业政策补助、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支出。由于新平县各部门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对公益性岗位需求较大,按政策安置使用的公益性岗位较多,需支出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的资金较大。二是就业供求矛盾和劳动力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原有的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就业压力交织并存,劳动者的就业期望、技能素质与企业用工要求不相匹配,造成 就业难 招工难 并存;三是部分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宁可去竞争技能要求不高,工资待遇低的岗位,也不愿意花时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意见建议

一是 积极向上反映劳动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争取省、市给予更多支持,弥补资金缺口,确保就业工作正常开展。二是在开展 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 就业援助活动的基础上,加大以培训促就业,以培训促发展的工作力度。根据市场需求和劳动者培训就业意愿,采取分层次抓重点、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措施。就地就近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抓好创业促就业工作。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认真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发挥新平创业者协会的平台作用,抓好创业园和众创空间建设,大力倡导和支持创业。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新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人:政府办
上一篇:新平县强力推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工作 再次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 ...
下一篇:十二方面看云南省新平县1-9月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