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激发移民发展新活力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7-12-15 13:12   点击率:40打印】【关闭

黄草坝和大寨共有移民100户,流转土地1000余亩,主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施冰糖橙基地开发,农户就近转移劳动力,按每户2个劳动力计算,户均年收入均在6万元左右,这样一来,通过土地流转不仅带动了当地产业提升,也为移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子,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据悉,上世纪80年代,新平县水库移民工作陆续展开。多年来,因修建水库搬迁的移民达3147人,主要集中分布于漠沙、戛洒、扬武、平甸等乡镇。近年来,新平县严格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移民后扶工作的相关要求,严格落实政策,规范使用资金,通过引进企业在移民安置区建基地、以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手段,着力解决移民实际困难,完善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起初也有移民‘水土不服’,村里基础设施条件差,移民们不仅要务农,还要外出打工才能维持生计。”1991年,因修建黄草坝水库搬迁至漠沙镇曼线村红塘梁子片区的移民白剑告诉记者。现在,随着龙头企业的进驻和土地流转,农民除了土地收益,还多了一份打工收入,生活水平较过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同样,位于漠沙镇鱼塘新村的鱼塘梁子片区就是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典型移民安置区,当地有近200户700余名移民,土地流转面积达6000亩。近年来,漠沙镇引进云南鼎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鱼塘梁子片区开发了1.2万亩优质冰糖橙种植基地示范园。当地村民随着基地的落户,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农民变身基地“工人”。截至目前,整个新平县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面积约7400余亩。

近年来,新平县按照“强基础、兴产业”要求,在省移民开发局的移民专项资金扶持下,实施移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建工程,改建乡村四级公路9600米,修缮机耕道路7000余米;修建引水管网40986米,修缮沟渠5810米;结合美丽家园建设,实施新平县移民新村及基础设施建 设工程,切实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一个个崭新的移民新村在果树丛中拔地而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上一篇:新平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下一篇:新平县探索互联网 出租屋智能化管理的新路子见成效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