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助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0-10-27 22:10   点击率:194打印】【关闭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新平县坚持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突出关键环节,大力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不断彰显,产业助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变

一、进展情况

(一)农业企业数量大幅增长截至目前,在农业部门备案登记的农业企业共有111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2家(省级9家,市级13家),新增省级1家、市级2;其中,2013年—2019年间申报成功19家,占目前全县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数的86%

(二)专业合作社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注册登记321 个,新发展合作社7完成县级示范社认定8个、市级示范社申报5个、省级示范社申报3个、省级示范社监测6个,累计认定国家级示范3个、省级示范社6个、市级示范社14,县级示范社40,社员12947人。按行业划分,种植业86个、畜牧业18个、服务业9个、林业产业7个、渔业2个;按经营服务内容划分,产加销一体化服务100个、运销服务16个、加工服务6个。2019年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产值2.28亿元,如:新平县戛洒竹园竹子种植专业合作社2019年粗加工竹子62万根(粗加工生产量10500吨),金丝笋120吨(干笋),竹筒酒42万筒。销售竹子、竹笋、竹筒酒营业收入1642.5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36.85万元,利润二次分红返回兑现给合作社社员83万元,合作社净利润53.85万元。其中:销售竹子营业收入388.5万元,利润28万元,销售竹笋营业收入300万元,利润32万元,销售竹筒酒营业收入924万元,利润76.85万元。

(三)家庭农场规模快速扩大引导家庭农场规范发展,新增家庭农场 104 家、累计拥有623 家,认定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3家、申报市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累计认定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57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7家,待评审7家、认定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家庭农场经营面积24046.89亩,如: 新平丫租养殖农场2019年我场有母猪106头,年出栏肥猪600头,仔猪1400头,销售额200万,年利润50万。

(四)农业庄园现代化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先后建成“褚橙庄园、琴淮庄园、猫哆哩庄园、桔荔庄园、地衡丰庄园、天鹿庄园、鼎成庄园”等7家现代农业庄园建设工作。其中,褚橙庄园、琴淮庄园、猫哆哩庄园、桔荔庄园被认定为省级庄园;地衡丰庄园、天鹿庄园、鼎成庄园被认定为市级庄园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政策扶持,激发内生动力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重点扶持一批成长性好,潜力大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和直接联系农民多的龙头企业,始终在服务上、政策上有针对性的给予最大的扶持,自2013年来,全县扶持农业企业资金达1.4亿余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达1亿元。通过大力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品牌带动发展,壮大经营规模新平县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对品牌的意识不断增强,在产品包装、标准化建设、质量认证、商标注册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已培育出一批叫得响、信得过、站得稳的名牌产品。目前,全县拥有“三品一标”认证企业3491个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2275个产品;有机食品认证8家企业10个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11个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品种),增5家企业6个产品;认证面积25.15万亩,比上年增1.53%;产量31.74万吨,比上年增1.15%;产值151376.92万元,比上年增0.39%不仅发展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而且有力推进以褚橙为重点的水果等新平特色农业的发展。

    (三)不断优化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条件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制定出台《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扶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扶持政策,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吸引和鼓励县外客商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来新平兴办各类农业企业,在先前成功引进褚橙庄园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引进猫哆哩庄园(玉溪)、云南共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云南秋香晚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云南睿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昆明猕猴桃)、马丽娜水产养殖(河南)等,有力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和当地农民群众增收。同时,鼓励县域农业龙头企业带着技术、产品等“走出去”,2019年,培育境外投资企2(新平县恒茂种植有限公司,境外名称恒茂橡胶有限公司;云南聚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境外名称老挝聚宝源淀粉加工有限公司)二是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项目立项、征地、用电、贷款、税费征收等方面连续制定《关于鼓励和扶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倾斜扶持政策,有效调动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长效机制。三是依托“云农12316”、新平县政府网,玉溪市农业信息网等平台发布农产品生产信息和展示特色农产品,及时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同时,积极利用农博会、产品展销会、经贸洽谈会和农业专场招商会等形式,帮助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寻求合作伙伴、推介产品、开拓市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四)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始终把贫困群众增收放在首位,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长效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为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提供优质服务,切实提升贫困群众可持续增收致富能力。目前,全县105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户27179492人,对有条件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带动比例达100%。认真贯彻落实《新平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扶持奖励实施方案》,初拟《新平县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意见》筹措县级财政资金,扶持壮大带贫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带动贫困户发展能力。对2019年申报扶持奖励的6个新型经营主体兑现奖补资金共104.35万元。

 


上一篇:新平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下一篇:新平县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工作开展情况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