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发展养老、托幼服务工作情况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1-01-20 00:01   点击率:321打印】【关闭

(一)狠抓质量提升,确保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一是完善村(社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2020年筹资270万元新建武镇大开门社区、老厂乡苛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利用闲置学校改造建设水塘镇邦迈村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筹资50万元新建新化乡大寨村大领干小组、平甸乡者甸村三苏斗戛小组等五个老年活动室。到2020年末,全县124个村(社区)全部完成村级养老服务中心设置,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全覆盖。

二是开展农村敬老院提升改造和管理改革。2020年筹资20万元对者竜乡敬老院消防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规划新平县中心敬老院为集中收住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集中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筹资79.2万元采购357张养老型护理床,全县养老机构的护理型床位达427张,占总床位数的37.3%。制定出台《关于新平县公办养老机构(农村敬老院)收费标准的通知》(新发改发〔202041号),文件为“农村敬老院在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重点为经济困难失能失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其余床位在坚持公益属性原则下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合理收费标准面向社会开放,收益用于支持兜底保障对象的养老服务”的相关规定提供了市场规范。

三是加快公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改革。截至2020年底,县建成3所床位数在100张以上城区养老机构。其中,新平县老年养护院正准备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通过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等多种运营方式向社会开放提供养老服务。同时也准备把全县的农村敬老院推向市场,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四是积极打造一流健康养老目的地。新平县具有得天独厚哀牢风光、更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及丰厚生物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养生健康养老产业、“候鸟式”旅游养老业是我县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方向“十四五”规划中将积极推进以戛洒镇为代表的健康养老小镇建设,打造面向全市、全省、全国的健康养老目的地。

五是积极推动养老信息化建设。全县12家养老机构、24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9个农村幸福院、953个村小组老年活动室相关信息全部录入“云南省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平台支持社区、养老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业相结合,加快县内养老机构、服务企业接入平台步伐,通过调度各类社会资源提供线上线下的养老服务,为广大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二)全力保障支持,确保养老服务有效运营

一是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备案管理,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实现全县范围内12家养老机构全部备案管理。一次性补助新平县康茂养护中心养老机构建设款50万元,2020年获得养老机构运营补助9.8万元,极大鼓舞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的信心

二是优先保障养老服务发展用地。县自然资源局在编制《新平县20202035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主动对接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做到优先保障养老用地。

三是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所有养老机构均享受到文件规定的相关费用减免政策,其中,新平县康茂养护中心享受税费减免政策。

五是实施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政策。新平县2019年积极参加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其中,新平县康茂养护中心获评三星级养老机构、新平县中心敬老院、新平县民政公寓、新化乡敬老院获评二星级养老机构、戛洒镇敬老院获评一星级养老机构,对已依法登记、备案且达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强制性指标要求的养老机构,按照评定等级给予运营经费补助。2020年省级补助养老机构运营经费62.435万元、市级补助养老机构运营经费49万元、县级补助养老机构运营经费37万元。

(三)建立健全机制,确保医养融合有序推进

积极推动医疗和养老资源相结合,不断增强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对申请设置康复、护理、医疗等医疗机构,卫健部门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核,对医疗机构申请内设养老服务机构的民政部门积极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民政和卫健部门努力建立健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协调机制,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按照就近就便原则,鼓励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医疗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县有9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在村级医疗机构旁,9个农村敬老院和1个老年公寓全部与乡镇卫生院和县中医医院签订医疗合作协议,新平县康茂医院内部开设养老护理中心,设置护理型床位50张,获得一次性建设补助资金50万元。新平县中医医院内部开设养老护理中心,设置护理型床位20张,医养结合的格局已经打开,医养结合的创新正在探索,多元化的医养结合模式逐步形成。

(四)创新方式方法,确保居家养老发挥作用

一是依托村(社区)力量。扬武镇扬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依托社区力量,全力打造了集生活照料、老年教育、精神慰藉、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服务综合体,成为居家养老的示范品牌。

二是引进民间力量,探索“互联网+”养老模式。古城街道古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桂山街道青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探索性的开展了“公建民营”居家养老模式,开展了居家养老、康复训练、娱乐休闲、图书阅览、网络代购物品等多项服务。

三是以活动为载体,大力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建立了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设立了健身活动站点、健身广场,拓宽了老年健身阵地,每年定时开展一系列群众性老年人文艺体育活动。

(五)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养老服务政策落实

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政策体系。督促各项老年人权益保障政策的落实,继续实施按年龄段分档发放高龄津贴,所需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2020年共发放高龄津贴105545人次558.97万元其中,城镇人口7079周岁无退休金老年人保健补助发放37715人次1885750元;80-89周岁老年人保健补助发放61881人次3094050元;90-99周岁高龄老人健补助发放5874人次587400元,10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健补助发放75人次22500元。领取高龄津贴不影响其享受符合条件的社会救助政策和惠民优待政策。

 


上一篇:新平县推进打造“三张牌”工作情况
下一篇:新平县岁末年初困难群众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