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业市场化技能培训,不仅能够提升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加职工收入,还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落下风。深入落实职业技能培训各项政策,主要领导亲力亲为,以硬的作风、实的举措,创新工作思路,紧盯就业培训和就业扶持,因人因户精准施策,为新平经济发展,人民致富增收添砖加瓦。 (一)积极推进职业学校向技能化发展。新平县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本土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在原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培训建筑工51人,茶艺师384人,焊工144人,共培训579人,学校安排有经验的教师为学员上课,由专人负责学员管理,并不断征求学员和班主任的意见,保证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经过精心组织,严格培训,最后全部学员将由工业财贸学校等鉴定所派考评员进行了技能鉴定,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经过培训,学员们在理论和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积极探索,开启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首次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2020年8月,玉溪矿业有限公司与云南铜业技术学校达成合作协议,改变企业“师傅带徒弟”传统技术传承手段,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首次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积极探索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共计651名企业员工成为技校非全日制学生,开启了新的学艺路。二是鼓励社会多元投入,建立首个企业培训中心。按政策规定,新平县已认定仙福钢铁集团为企业培训中心,允许单独组织企业职工开展培训,或与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联合开展企业职工培训。为下一步大规模开展企业技能培训奠定基础。 (三)灵活授“技”,线上线下同步行。做好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就业的重要举措,切实履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抓总职责,促进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提高和全县就业率的提升。目前新平县在“云南职业技能网络培训平台”组织线上开班4期,2期焊工62人,2期电工49人,合计111人,由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进行培训。随着复工复产全面提速,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开始在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等地上班。我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企业为主,组织开展在岗和待岗农民工以工代训,实现以训稳岗。让贫困群众既能学技能,又不耽误挣钱。2020年以来,全县各乡镇(街道)组织开班355个班次,19437人次(脱贫劳动力1583人次)。 (四)深入调研,准确定位培训需求。把“需求端”与“供给端”精准对接起来,围绕产业需求和个人意愿开展培训项目,对农业从业人员开展烤烟移栽和烘烤技术、特色果蔬种植和中草药种植与初加工、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对居家妇女开展农家菜烹饪、美容、乡村旅游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劳动力,开展产业经营、商业营销、电子商务等创业培训;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特色品牌技能培训,让人人都有一技傍身。2020年以来,共开展创业培训8期244人,农村实用技能培训71期3451人。 (五)主动服务,鼓励企业以工代训。积极到企业、行业开展以工代训的专项指导服务,积极向企业推送政策内容和补贴办理流程,主动帮助解决企业培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企业制定以工代训的培训方案,明确培训岗位、培训教师、培训对象、培训人数、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考核方式等内容。同时,按照用工企业支付给劳动者工资总额20%,最高不超过1000元的标准兑付已工代训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