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平县加快推进健康县城建设,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不断加强支持性环境建设,强化慢性病规范管理,提升康复医疗服务水平,形成“防、治、管、康”一站式服务,当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走路会不会喘?腿酸不酸?吃着几种药?”来到新平县2024年度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现场,医生正跟患者耐心交流,一一记录下病人的症状。不少患者正耐心坐在一旁,排队等待开展量血压、测心电图、采血等一系列检查项目。 “我筛查了十来年了,这个政策对我们老百姓来说非常好,我们来测测血压,拿药回去吃,吃了病就好多了,血压没高着了。”古城街道纳溪社区居民王建安说。 古城街道纳溪社区居民王金福说:“我们去医院里面筛查这些项目,基本上要三四百块钱,现在党的政策给我们,帮我们出钱、帮我们这些高危病人做检查,相当好了。对我们有慢病的人来说,每次开药都能减免一半以上的钱,一年也能减免下不少钱,尤其对我们农村人来说,这个政策真的太好了。” 王金福告诉记者,他患高血压和糖尿病已经许多年了,除了县总医院一年一度的筛查之外,社区卫生室的医生每年都会到村里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三至四次的一般性健康体检与档案查询,精准掌握患者近期健康状况。同时,新平县结合“一院三区”总体布局,成立了慢病管理中心,将诊断明确并通过慢性病评审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等22类慢性病患者归口于慢病管理中心进行管理。 新平县总医院慢病管理中心医师王志华说:“我们成立慢病中心是根据我们总医院的改革,把慢病中心的资源下沉到平甸卫生院这个地方,更好地实施县、乡、村三级的管理,另外一个也是方便我们新平县的老百姓到这个地方开药、就诊。” 慢病管理中心作为健康县城建设“管慢病”工作重要的一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23年,新平县慢性病死亡占全部死亡的构成比由2017年81.53%下降至77.85%,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由2018年的14.93%至11.85%,全县慢病防控成效显著。 新平县总医院院长陈开发说:“我们主要是以慢性病的一体化建设为抓手,以城区健康管理中心为依托,采取政策联动、防治结合、医防融合这几个措施,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县域的接诊率达到90%以上,基层医疗机构的接诊率达到60%以上,分级诊疗的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新平县慢病管理效果持续提升,患者发现率、随访有效率、规范管理率不断上升,实现了归口就诊、规范诊治、乡(镇)村信息共享,提高了患者就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21年的16.5%提升到2023年的23.7%。慢病管理工作成效显现,全民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