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新平段开展“两爬”调查 夜探秘境解锁生物多样性密码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5-07-29 17:07   点击率:0打印】【关闭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简称“两爬”,作为生态链中的关键类群,它们对环境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其种群分布与生存状态,是衡量区域生态质量的重要指标。为全面系统掌握区域“两爬”生物多样性本底状况,日前,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展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我们现在要顺着这条溪流往上走,溯溪而上寻找两栖爬行动物的身影,两栖爬行动物是离不开水的。”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生范志康介绍,哀牢山保护区的水质非常清澈干净,对于一些对水质要求较高的两栖动物来说,是非常合适的栖息场所。

为提高调查效率,调查队员主要在夜间开展工作。“因为晚上两栖动物的活跃度比较高,一些夜行性的蛇类会去捕猎这些两栖动物,所以晚上开展两栖爬行动物调查的性价比比较高,但我们也不会排除一些日行性活动的蛇类和蛙类。” 范志康说。

调查队员在山涧中找到了当晚的第一只蛙类。“这是今天晚上我们寻找到的第一个物种,学名叫平疣湍蛙,它生活在水质清澈、水流湍急的小溪之中。” 范志康说,这种蛙通体绿色,身体上布满斑纹,最大的特征是受到刺激或被人抓住时,皮肤上会分泌出一种刺鼻的味道。随后,队员将这只平疣湍蛙带回,准备进行局部采样并送去做DNA检测,从分子层面确定物种。

调查过程中,密林间道路上一条通体青色的竹叶青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范志康介绍:“竹叶青最主要的特点是有热感应夹窝,能通过感知热量判断猎物是否靠近。绿瘦蛇、翠青蛇等蛇类也通体青色,不过可以通过头部区分 —— 竹叶青的头部是三角形的,类似菜花烙铁头,而绿瘦蛇的头部是尖尖的。”

据了解,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114种,其中两栖类46种,隶属于2820属;爬行类 68 种,隶属于31242属。本次在新平片区的专业性调查将通过样本采集、数据分析等形式,对“两爬”物种名录、种群数量、分布范围、栖息环境等数据进行更新核查,有助于系统掌握该片区“两爬”的种类组成、分布规律及栖息环境需求,为解锁哀牢山生物多样性密码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调查队员已在新平县哀牢山保护区工作十多天,采集到数十种两栖爬行动物的实体样本以及部分照片、录音等证据,调查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新平县政协和镇沅县政协开展院坝协商 共谋“哀牢山区域协同发展”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