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新平县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好《民法典》主题公园辐射功能,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一是全面部署,强化组织保障。强化政治站位,将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民法典》纳入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作为202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点,并纳入“八五”普法规划。制定《关于迅速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工作的通知》《中共新平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平县深入学习宣传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新平县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集中学习宣传工作方案》等文件,对全县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实施工作进行周密部署,不断增强学习宣传实施《民法典》的自觉性、坚定性,加强日常工作督办,扎实做好学习宣传实施各项工作。 二是带头研学,发挥“头雁作用”。新平县将《民法典》纳入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县管干部任前考试内容,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的重要标尺,发挥“头雁效应”。全县各党委(党组)纷纷开展领导干部《民法典》专题讲座,针对《民法典》的编纂背景、内容体系、功能亮点等方面逐一学习,准确把握立法精神,深刻理解条文要义,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截至目前,“关键少数”购买《民法典》读本2600余本;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119场次,共计1477余人参加;组织县级层面的《民法典》学习宣讲26场次,共计1977人参加;乡镇(街道)开展学习宣传活动22场次,共计1285人参加;5171名干部职工参与“民法典在线答题”活动;16027名干部职工参加了《民法典》公开课的学习。 三是精准发力,开展“靶向普法”。组建“民法典普法宣讲团”,强化普法责任落实,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分领域、分层次举办“看单点菜式”《民法典》讲座。截至目前,村(社区)层面共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62场次,受教育人数达9600余人;《民法典》讲师团成员应邀到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学校、企业、村(社区)开展民法典讲座34场次;举办《民法典》各类宣传活动100余场次,发放《民法典》学习宣传材料5万余份;开展“党课+法治课”宣传《民法典》120场次,参与人数达11000余人次;结合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宣讲《民法典》41场次,参与人数达7000余人;累计悬挂《民法典》宣传横幅24条,播放《民法典》相关知识的广播542余条;印制7.5万份民法典日历和《民法典.与生活同行》宣传读本,通过各司法所分发给辖区群众,推动《民法典》宣传教育落地落实,真正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四是线上线下,推进全域宣传。认真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利用“法治新平”微信公众号推送民法典公益宣传片和学习宣传视频,定期推送“每日一典”等民法典学习资料;通过《法治同期声》栏目刊播《民法典》相关知识;利用好县、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社区法律顾问等资源,在提供法律服务的同时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开展《民法典》宣传,在服务中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制作播出《法治同期声》节目24期,微信公众号刊发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信息200余条,转载“云南普法、每日一典”普法微视频40余期。投入24万元建设资金,在县城樱花公园完成《民法典》主题公园建设;结合“法治乡村”建设,在水塘镇大口村打造了长50米、宽3米的《民法典》学习文化墙,制作完成《民法典》流动宣传展板130套;在新平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制作并安装10套《民法典》法治展板和13块法治故事展板;依托县融媒体中心宣传载体,户外LED显示屏,投放与《民法典》相关的宣传内容,不断提高群众对《民法典》的关注度,积极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