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基础建设 推进“放管服”改革 ——解决县区政务服务大厅使用面积不足问题的新平模式 新平县着力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发展软实力,把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建设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多项举措有效落地的重要基础载体抓紧抓实,以“委托代建”模式解决资金、技术、人员不足等问题,推进项目建设,保障部门事项全面入驻所需的足够场地面积,“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一号一窗一网”办理,实现“一站式惠民”。 县城内全面排查选择适合场地建设政务大厅。政务服务大厅作为政府面向企业、群众提供办事服务的集中点,新平县在财力较为有限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在县城内全面排查面积不少3000平方米的房屋建筑,经中共新平十二届县委第91次常委会会议、第十七届县人民政府第 25 次常务会议、新平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第二次联席会议研究确定建设方案和搬迁选址,决定搬迁至位于新平县振新路2号的新平工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综合楼,该房屋建筑面积9946.98平方米,为毛坯房,装修后作为政务服务大厅使用,以解决场地面积不足、部门分散服务、群众办事多头跑的问题,优化政务服务环境。项目装修、设备配置、一站式惠民平台软件系统部署等预计投入资金1600万元,一步到位集中入驻水、电、气、广播电视、不动产、房管、公积金、税务、金融、市场监管、民政、人社、公安等,以及各行政(投资)审批职能部门所有面向公民法人提供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 结合实际采取委托代建模式推进项目实施。全程代建,新平县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垫资代建,包括项目前期设计、造价、立项,项目施工招标、监理、采购,以及决算、验收等全过程,将土建、安装、消防,办公家具和智能化设备采购等,全部纳入项目内容。整合资产,新平工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为资产所有人,经营管理项目资产,配套保安、保洁和餐饮服务。租赁使用,新平县政务服务管理局为使用人,组织协调项目建设,把关建设成本,控制采购价格,监管项目质量。租金列入财政预算分年付款,减轻县财政一次性投入的资金压力。在装修建设中,本着节俭实用原则,能省则省,切忌豪华和高大上,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相关要求。改造搬迁建设项目充分调查分析、征求意见,认真谋划功能布局,成熟思考,科学决策,深入研究细化,依法依规按程序竞争比选项目代理公司、设计公司,完善设计和资金概算,形成全面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网上公开招投标,认真执行项目工程监理职责,确保项目质量。 政务大厅功能设置以人为本科学合理人性化。政务大厅设置咨询导服前台、综合受理接件窗口、出件取件寄送快递室、资料复印扫描照相室、母婴室、免费婚检室、金融服务窗口等,配置自来水净化烧水器、休息椅、填单桌、电子显示屏、查询器、自助电脑、排队叫号机、身份证读卡器、评价器、高拍仪等智能化设备,提供书刊报纸等温馨服务,服务台、窗口人员办公桌椅色调风格适当考虑现代、时尚元素,门厅两侧彝族傣族文化彩绘,前台后室隔柜放置绿罗等盘栽,整体呈现明亮、整洁,又不单调、不沉闷,秉持生态、环保、绿色理念。前来办事人员一眼便见明显标识的咨询导服人员(男2人着彝族服饰、女2人着花腰傣服饰),可引领办事,大厅提供复印扫描照相等服务,让办事群众有个舒适爽心的服务环境,享受优质服务带来的体验感、获得感、满足感。(向学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