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气候互补显优势 水塘引来春城花农 近年来,水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土地使用效率有效提高,良好的种植条件吸引了昆明附近的花农,选择在冬春季节来到新平选择合适地域种起了反季花卉,兴起了花卉种植热潮。 新春伊始,水塘镇路南小组数十亩百合花含苞待放,来自昆明寻甸的花农蒋顺华这些天每天都在忙着将即将开放的百合花进行采收、包装,运往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 花农 蒋顺华:我们现在包好以后,吃过晚饭,有时候凌晨三四点就要上去(斗南),赶紧批发给来做生意或者是发货的,送货以后,又要返回来,在地里面做活采花,每天都像这样,因为气温高,每天都开的多,有五六百把左右,每天都有五六千支花。 蒋顺华专门从事百合花种植有八年时间,近年来,云南花卉市场一路走红。受冬春季霜冻天气影响,昆明附近的很多花农开始开辟昆明附近具有亚热带气候特征的地域进行种植花卉。一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蒋顺华来到了水塘这个坝区冬季平均气温13度的小镇。 花农 蒋顺华:我们来路南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比较适合种百合,因为它冬天霜小,晚上的湿气重,对百合的生长比较有利,有很好的生长环境。 蒋顺华说,利用两地之间的气候互补关系,可以实现花卉的全年产出。去年冬季以来,水塘镇就吸引了30多户昆明附近的花农前来租地种植,种植花卉近250亩,反季百合、非洲菊、玫瑰、小葵花等品种纷纷落地开花。 花农 郎文起:选择它的气候和海拔来种,种出来比较好,也不能太热,太热了花苞会炸裂,在这边也不会炸裂,也不会落霜,土地,土质也好。 除了冬春季气温偏高,霜冻灾害几率非常小,国土整治后,水塘镇农田水利设施的进一步改善,也是很多昆明花农选择水塘的重要原因,加上当地群众有夏秋季水稻种植的习惯,给土壤的修复提供了有利条件,延长了土壤的使用期限。 花农 郎文起:这边的土地改成大块、大块的,有两三年了,比较适合我们种花的农户,小梯田就不好整,如果不种水稻的话,我们只可以种一年花,他们年年种水稻的话,我们也就可以连续种五、六年。 据了解,目前水塘镇共完成国土整治面积1073.89公顷,实现了耕地数量稳定、质量提升的整治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