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水塘镇党委充分发挥政策、组织、资源优势,聚集镇域各种生产要素,激发各基层组织党建引领新活力,在优势产业发展上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支撑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石,多模式开创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 与时俱进转型升级,建设生猪洗消中心。为进一步巩固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严防反弹回潮。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要求,大力推进生猪生态养殖、清洁养殖。水塘镇新平和盛商贸有限公司在原牲畜交易市场建设生猪洗消中心,洗消中心主要从事动物运输车辆清洗、消毒、运输车辆垫草垫料的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过磅、动物转运工作,凡进出洗消中心场所的车辆都必须经过严格清洗、消毒。为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有效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切实降低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新平和盛商贸有限公司洗消中心还制定了相关的动物运输车辆清洗、消毒管理制度。建设生猪洗消中心,既稳定生猪生产,又实现绿色发展。 搭建种商两端联通平台,建设柑橘选果厂。水塘镇把柑橘作为新兴重点培育的农业支柱产业来发展,在该产业带动下镇域经济快速发展,既让集体资金保值增值,又让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乡村逐步振兴。依托新平龙橙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平哀牢潘橙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导,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选果厂项目嫁接整合,扩建新建柑橘选果厂,建设新平选果厂推动柑橘销售由“一棵光”向分级销售迈进,产品商品化率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选果厂与菜鸟、京东、淘特、拼多多、阿里数农、嘉兴钰博等电商平台合作,入选为“菜鸟乡村上行物流中心”,提供柑橘“产运销”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助推柑橘产业市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拓宽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 做实扶贫后半篇文章,建设核桃扶贫车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水塘镇采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厂”的模式,盘活哪得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闲置土地,打造多方参与、多方受惠的利益联结机制,凝聚核桃产业发展合力。切实推动水塘镇哪得龙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扶贫车间项目建设,采取资产整体出租方式,壮大哪得龙小组集体经济。哪得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闲置土地的盘活,带动核桃产业优化发展、搬迁群众致富增收,实现核桃产业的良性发展,解决安置点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缓解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困难,让扶贫车间成为农民创业、就业的主阵地,激活乡村振兴一盘棋,为水塘镇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 抓实民生公共事业,成立“一村一企”。村(社区)依托集镇发展,始终以带动产业发展、促进集体经济增收为目标,不断找寻商机,结合全镇生猪、柑橘两个亿元产业资源优势抱团发展,共办企业,走出一条“村+公司+村民”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新路子。水塘社区成立新平鹏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创新环卫保洁模式,承担水塘集镇区域的环卫清扫保洁工作,解决集镇脏乱差的困局又助力社区集体经济增收。波村村主动牵头整合我镇9个村(社区)资金共同成立新平玖创工程建筑有限公司,服务以工代赈项目、柑橘产销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全面推进市场营销、劳务输出、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发展。同时,以就业为导向,村办企业引进滇中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办乡村振兴水塘工作站,推进做大做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着力解决群众就业难题,也把培训办到村小组、实训走到田间地头,全面提升劳动力就业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