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镇自农村危房闲置旧房安心拆除工作开展以来,截至目前,全镇拆除进度超95%。随着拆除工作的深入推进,水塘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按照“分类施策、多元利用”原则,打好“拆改建用”组合拳,因地制宜做好拆后规划,实现土地合理有效利用。 “绣花功夫”打造边角之景。水塘镇以拆老拆旧拆危拆违为切入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针对拆除后分布零散,不能连片使用的地块,引导群众积极开展种花、种菜、种树“三种”工作,以装点美丽乡村画卷。原本村民房前屋后的零散边角闲置地,如今变成了休闲宝地。有的围起篱笆,栽种花草、蔬菜、瓜果,成了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善与美化;空闲土地规划完善成小菜园、小果园,结合了乡村特色和村民种菜的习惯,一举两得。现下,走进现刀村丙额小组,曾经乱搭乱建、乱丢乱放的情况一去不复返,如今,“小三园”依势而为,低处用竹篱笆、石头等围成小菜园,沿路种上花草,屋前屋后种花果或摆上用瓶盆种花种果树,错落有致,立体美观。 “项目为擎”留住美丽乡愁。在安心拆除工作中,水塘镇认真践行项目工作法,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加减法”,打造整洁、舒适、宜居的新农村、新形象、新画卷。大口村大田丫口小组是县级安心拆除示范点之一,小组常年在外务工人口占比40%,一些房屋因为常年无人居住,慢慢地也成为了村里的危房和烂房子。为保护乡愁守望地,让村庄焕发新生 ,大田丫口小组紧盯“拆”“清”这个关键,拆除危旧闲房27宗,占地面积1323.45㎡,为美丽乡村建设腾出空间、做好“减法”;同时结合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项目,有序推进雨污分流、太阳能路灯安装、法治广场、村庄绿化等建设,做足“加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让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一幅幅环境优美、产业兴旺、村容整洁、文明和谐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大口村党总支书记罗兴发介绍说,大田丫口小组的危旧闲房已经全部拆除,现在正在盘活利用土地,结合本地实际,计划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而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已经完成了50%的工程量。 “唤醒资源”奏响“田园牧歌”。长期荒废的危房旧房,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影响着村容村貌,且随时有坍塌的危险。随着危旧闲房的拆除,按照“能耕尽耕,能用则用,化点成面”原则,水塘镇各村(社区)正结合实际,对情况较好的土地进行复垦。在南达村控房小组老寨子,大部分老座基已经由农户自建成生猪养殖房(厂),但仍有少部分危旧闲房未拆除,既不安全,又占用土地资源。通过此次安心拆除,目前未拆的危旧闲房已全部拆除,而且拆除的土地上已经完成复垦,种上农作物,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苗长势喜人。“我们控房小组总的拆除6间危闲房,拆除中大家都是互相帮忙,拆除后全部都种上了玉米,现在玉米也是正在成长,群众都是欢欢喜喜的。”控房党支部书记朱兴华说。 如今,通过安心拆除,曾经破旧的危房、闲房、残垣断壁正慢慢消失,如何进一步做好拆后土地利用,盘活土地资源?水塘镇正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拆后土地盘活利用新思路,精心写好安心拆除“后半篇文章”,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