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哈村是水塘镇拉祜族相对集中的村委会,而在旧哈村的大田、小箐2个小组,随着安心拆除工作的推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陶渊明描述的静谧舒适的山水田园意境,正在这个拉祜寨子渐渐呈现。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还有无尽的蓝天白云相伴,果园、菜园、花园、鱼塘围绕着这个拉祜寨子,村民们就像生活在大公园里。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水塘镇旧哈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农村危旧闲置房安心拆除、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契机,积极探索破解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难题,乡村正经历着从昔日“脏乱差”到如今“净亮美”的蝶变。 党建引领为拉祜村寨“塑形”。旧哈村坚持“打造样板、抓点促面、整体推进”原则,将大田、小箐2个小组作为2022年乡村振兴示范点,以此辐射带动全域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切实让党建引领为民服务“看得见、摸得着、享得上”。积极推行“1+3+4”工作法,“一张蓝图”科学规划示范点建设,镇、村、组三级联动同向发力,“板凳议事”“乡村夜话”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最大限度激发群众参与美丽村庄建设的热情。打造村干部、党员、两代表、群众积极分子四支“党建+”乡村振兴队伍,呈现出党群同心、干群同向、齐心协力描摹乡村振兴示范点的生动局面。群众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益处,逐步从“袖手旁观”转变到参与其中,据大田党支部书记、组长胡家兴说,大田小组拆临拆危工作在党支部引领下,得到村民的积极支持,群众还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多方推动为拉祜村寨“强体”。来到大田、小箐小组,不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只留下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图景映入眼帘。大田、小箐2个小组累计拆临拆危300余㎡,空闲土地为探寻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关键条件。随之,旧哈村因地制宜探索土地赋能增效,针对空闲荒片、道路两侧空闲地等闲置资源进行集中整治,并借助“万企兴万村”行动,争取市烟草公司新平县分公司等社会力量支持示范点建设,根据拆后土地面积小、分布零散的实际,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同时有序优化升级公共活动场所、安装村庄道路安全防护栏,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大田、小箐小组整体风貌得到全面提升,凸显乡村振兴“形”的魅力。按照“扫好地、种好树、管好花”工作思路,建立健全总支连支部、支部连小组、小组连党员、党员连农户的联动机制,以破解环境卫生、绿化管护等乡村治理问题,共同守护美丽村庄建设成果。 文化楔入为拉祜村寨“铸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这就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文明的熏陶。旧哈村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东风,把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依托当地人文底蕴、拉祜民族习俗等,充分挖掘保护文化基因,在公共服务设施、广场等建筑设施上增加拉祜民族文化元素装饰主体,形成视觉特色印象;同时积极组建拉祜民族文化舞蹈队伍,让其成为振兴乡村文化的活水源头。乡村建筑、田园景观、自然风光,以及富含乡愁文化的民俗文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逐步提升了拉祜村寨的形象和特质。和睦的邻里关系、规范的乡村秩序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的基础工程,旧哈村通过“六要六不要”积极引导乡风文明,从源头上助力大田、小箐示范点乡村治理,筑牢实现乡村振兴的安全屏障。 同心共筑小康梦,美丽乡村入画来。如今的旧哈村,乘着党建引领的春风,为美丽乡村“塑形铸魂”,不仅让广大村民得到实惠、看到希望、增强信心,也让乡村振兴之梦与拉祜群众渐行渐近。村民们如此感慨,搭上美丽乡村建设的快车,如今的大田、小箐村民小组大变样,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基础差”到“美丽、宜居、新农村”的美丽“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