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镇水塘社区大窝铺小组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样板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3-01-01 20:01   点击率:122打印】【关闭

水塘社区大窝铺小组位于水塘镇东北部,距政府2公里。现有居民42户共212人,设党支部1个12名党员是典型的花腰傣村寨之一。小组以基层党建“四级联创”为抓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绘宜居宜业“乡村图”

建强组织堡垒,打好“责任牌”。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在探索美丽乡村发展道路过程中,找准党建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点,扎实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2021年换届选举中选优配强组领导3名。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美丽宜居宜业村庄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走在前、干在前、当先锋、做表率。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中,小组通过召开党员会、小组“一事一议”会议,将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安心拆除等各项部署要求、政策宣传到群众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群策群力共同谋划,统一思想、统一调子,实现群众由“要我干”向“我要干”、“争着干”转变。

坚持整治升级,打好“基础牌”。紧盯“把乡村建在花园里,在大树下、老房周围做文”的要求,突出“安心退出、细心拆除、用心统规、公心管理、真心为民” ,拆除危房闲置旧房39宗1373.05m²,散养牛羊舍10余个,建成3800余m²禽畜集中圈养区,逐步实现人畜分离坚持“制定统一蓝图,拆建双向并举”理念,结合“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科学合理规划拆除后土地建设活动广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零散地块由农户管理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景观、小果园;同时实施民族文化墙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内涵,让居住环境更加宜居。通过“村组投入+争取项目”方式,以项目建设撬动小组集体经济60余万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推动产业增效,打好“特色牌”。小组紧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任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发展柑橘种植42户900余亩立足河谷热区农业的自然优势,推广“稻—花”轮作模式,做到人田两不闲,种植水稻60余亩,稻后流转土地种植百合花60余亩,通过流转收租金、务工挣薪金等方式,实现产业叠加效应、稳粮增收。2021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01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60元。下一步,大窝铺小组还将以田园综合体为发展载体,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农业等深度融合,鼓励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和富民增收。

抓实基层治理,打好“服务牌”。小组积极探索政治、自治、法治基层治理体系,健全长效机制,即修订村规民约,推行责任网格化、管理精细化、参与多元化。全面压实人居环境保洁、垃圾收费、“红黑榜”评比、门前“三包”责任,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管护长效机制,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坚持“一张网”模式管理,按照“1+1+N”模式,划分责任网格4个,设置“一联十户”责任人4人、网格员4人,实行责任捆绑,推行组团式服务、联合式治理。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庭院、清洁家庭户创建等群众性评比活动,提倡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把思想观念统一到民族团结、发展经济上来,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民族团结,树立文明新风尚。 


上一篇:【聚焦两会】水塘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开幕
下一篇:【聚焦两会】中国共产党水塘镇第六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召开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