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新平县水塘镇党委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解决群众实际所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建设、培育、壮大一支服务于全镇柑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柑桔管护队伍,破解柑桔产业技术不精、桔农种植水平不高难题,走出了一条小队伍壮大大产业的新路子。 “冬肥是柑桔管护的关键环节,肥料要施到位,沟要开到位,时间节点要把握好。”在水塘镇旧哈村四家村小组周键清的果园里,水塘镇柑桔管护队总队长李忠周正在教授周键清柑桔管护技术要领。冬季是柑桔管护的关键时期,事关来年果品质量高低,在水塘镇的田间地头,以上这样的“田间教学”场景经常可见。 走进位于水塘镇村村寨寨的柑桔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柑桔林,尚未采收的部分柑桔一颗颗黄绿相间挂满枝头,勾勒出一幅产业振兴的美好图景。为确保来年能够出产更好更优质的果品,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是柑桔冬季管护的最佳时节,水塘镇柑桔管护队连日来穿梭于田间地头,指导农户修剪、施肥等。 水塘镇柑桔管护队总队长李忠周介绍说,全镇每个村(社区)都设有一个小队长,小队长下面有相应的帮扶队成员,然后一个成员负责三到四家或者五到六家种植户,开展节令性季节性的技术辅导,根据每一个地方每一家种植户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帮扶,力争让每一户种植户都能产出质量上好柑桔,从而带动增收。 行走在田间地头的柑桔管护队不仅是一支技术指导队,更是一支水塘镇柑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服务队。说起管护队,水塘镇旧哈村四家村小组周键清连连竖起大拇指,他告诉记者,种植柑桔是一门技术活,自己虽然种植多年,但有些技术要领还是没有完全掌握,管护队的指导服务让自家的果品质量提升不少,柑桔价格自然有所提升,自己的“钱”景也越来越广阔。 在开展主题教育中,水塘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一位位周键清这样的村民过上甜日子,离不开当地柑桔产业发展壮大,而柑桔产业的风生水起,与水塘镇打造柑桔产业网络化管理体系,引导群众抱团发展,推动柑桔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密不可分。水塘镇党委委员、挂职副镇长王晶平说道,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水塘镇党委政府积极谋划推动,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水塘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以建立和完善柑橘特色社会产业化服务体系为突破口,以柑橘管护队为依托,通过柑橘管护队联农、惠农、助农来提升小散种植户种植管理经营水平。 近年来,水塘镇柑桔产业发展迅速,农户种植热情高涨,新植面积不断增加。然而有的种植户缺乏管理技术,导致柑桔品质参差不齐,柑桔产值低,产业支撑增收致富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主题教育中,水塘镇针对这一实际,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的重要指示,打破发展困境,从群众急难愁盼入手,在全镇9个村(社区)成立柑桔管护队,队员人数从2022年的152名增加到现在的228名。管护队成立至今,先后与600多户小散种植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帮群众解决在柑桔生产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水塘镇柑桔种植面积为3.1万亩,涉及种植户 3100余户,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种植基础,柑桔已成为水塘镇优势特色产业。但也存在着农业产业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低、品牌培育不足、小农户与大市场衔接不充分,柑桔企业带动不足,产销主体各自为政等问题。水塘镇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把如何突破发展,让金黄的果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作为主题教育的必答题并答出成效。 主题教育成果化作橙黄橘绿。今年,水塘镇柑桔产业产值从去年的 2.7 亿元可增到今年的3 亿元。趁柑桔产业蓬勃发展态势,水塘镇正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不断把区域资源优势和农业要素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引领农业现代化纵深推进,一幅基地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在水塘大地铺展开来。 下一步,水塘镇将把实干化作主题教育的动力源,围绕“网格化+管护队+产业园+村办企业”产业体系建设,以基地网格化管理为重点,柑桔管护队做保障,柑桔产业园区做抓手,村办企业做纽带,分批次建设一批现代柑桔产业基地,形成以 500 亩以上的现代化柑桔基地为引领、200 亩以上现代化柑桔基地为基础的发展格局。2023 年建成 2 个柑桔网格试点基地,2024 年建成 4 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到 2025 年,建成 9 个覆盖全镇的现代柑桔产业基地,从柑桔种植到冷链仓储、精深加工和特色营销等全产业链上发力,培育一批特色明显、设施完备、服务优良的经营主体,实现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