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兴旺,交通先行。近年来,水塘镇聚焦“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目标,高质量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畅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实现群众由“出行难”到“出门有好路、产业有出路、致富有门路”的根本性变化。水塘镇先后获评云南省农村公路养护示范镇、“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乡镇。 “建好”农村路畅通“最后一公里”。水塘镇坚持以“建好”为基础,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逐步完善,2023年建成核桃坪、锅底塘等2条14.4公里乡村振兴道路PPP项目及水塘社区小河边小组产业路。目前镇域内有乡村公路7条43.5公里,村与村之间连接路4条18.6公里,村组路63条206.3公里,库外公路169.49公里。全镇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46.04公里,覆盖全镇9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路网密度加大,通达深度持续提升,进一步畅通了农村公路“毛细血管”,为群众出行打通“最后一公里”。 “管好”农村路打造“平安放心路”。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管养责任,水塘镇认真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明确镇主要负责人为总路长、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任村级路长、各组组长任网格路长的三级路长体系,确保农村公路管理组织、协调工作全覆盖。强化部门监管条块结合、协调联动,推行“路长吹哨、部门报到”管理模式,持续抓深抓实抓细“路长制+”,聚焦常态管理、路域整治、道路提升等方面,切实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工作,有效净化道路交通环境,同时结合“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加强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加大农村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全面推进道路运输行业安全规范、有效有序发展,精心打造“平安放心路”。 “护好”农村路打造靓丽“风景线”。三分建设、七分管护,有效管护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保障。水塘镇坚持“有路必养、养必到位,有路必管、管必见效”原则,深入开展全镇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推动全镇“四好农村路”管养提质增效,串起美丽乡村新图景。2023年全镇78条284.21公里农村公路列入小修保养范围,养护里程284.21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100%,优良路率达到了90%。各村(社区)配备道路养护员,对养护员实行人员包路制,由养护员常态开展道路排水沟的疏通以及道路两旁杂草清除、路面保洁、路肩整理等工作,维护道路环境,破解农村公路管养难题。 “运营好”农村路铺就发展“快车道”。在“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水塘镇积极推进交通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了一批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乡村“因路而兴”“因路而富”。道路的畅通将水塘万亩柑橘串连成线,每年至少为果农节约20%的运输成本,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主旋律。2023年全镇柑橘产量5.9万吨、产值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万元,同比增长7.5%。一条条农村公路,打通了乡村振兴“微循环”,也把农村和外界串联得更紧更近,成为带动增收的致富路。 通过实施“建管护运”组合拳,水塘镇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养护能力全面加强,路产路权得到有效保护,路域环境优美、整洁。下一步,水塘镇将持续深化“乡村振兴、交通先行”理念,推动全镇“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把农村路建成、管成、养成广大群众的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