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气温逐渐上升,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形势异常严峻,为做好全镇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水塘镇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持源头管控,精准治理,多措并举强化“聋、哑、痴、呆、精神病人”五类人员监管,最大限度降低森林火灾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安排部署,确保责任履行到位。进入防火期以来,水塘镇多次召开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专题会议,对森林草原防火期“五类人员”管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根据属地监管原则,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明确全镇包保责任人94人,并与监护人签订《水塘镇森林防火监护责任书》94份。针对各村“五类人员”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一对一”监管措施,建立监管责任体系,落实监护人对“五类人员”的监护责任。要求村组干部、包保责任人和监护人加强监管,在森林草原防火重点时段和特殊时期,时刻关注重点人员的动态,守好森林防火安全底线,坚决杜绝“五类人员”引发森林火灾事件。 加强走访动员,确保宣传引导到位。定期走访“五类人员”家庭,每月走访次数不低于2次。通过走访排查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隐患,建立“五类人员”安全隐患台账,完善监管措施,掌握全镇94名“五类人员”日常状况,向监护人宣传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落实监护人的监护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监护不力的要进行责任追究,切实提高了“五类人员”及其监护人在防灭火安全意识上的重视程度,消除“五类人员”违规用火安全隐患,守好森林防火安全底线,严防因“五类人员”跟踪管理不到位,引发事故。 加强部门联动,确保情感交流到位。充分调动水塘派出所、卫生院、综治中心、民政等部门力量,对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逐户走访。同时,深入田间地头与“五类人员”及其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向“五类人员”强调私拉乱接电线、随意堆放柴草等可能诱发森林火灾行为的危害性,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提高“五类人员”及其监护人在防火安全意识上的重视程度,并把符合低保、临时救助等政策条件的“五类人员”家庭纳入救助体系,做到应纳尽纳,及时帮助“五类人员”家庭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加强情感沟通交流,以“心”换“心”,获得“五类人员”家庭成员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支持,增强监护人落实监护责任的自觉性。 加强监督指导,确保人员管控到位。定期对村组“五类人员”管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检查村组“五类人员”监管台账和监管措施落实情况,查看包保责任人走访“五类人员”家庭的走访记录,督促村组干部和包保责任人落地落实包保责任机制,了解监护人的监护责任落实情况和森林防灭火知识知晓度。对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地落实的责任人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到位。 下一步,水塘镇将始终绷紧护林防火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杜绝松懈思想和畏难情绪,持续抓好重点人员监管,坚决守住火、守住人、守住山,全力打赢森林草原防灭火“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