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水塘镇金厂村坚持以学促干,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党建引领,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以群众凝聚合力为着力点,在细微处下功夫,大幅改善人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把稳党建引领“方向盘”。金厂村始终把推进“千万工程”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充分发挥村党总支“总指挥”作用,明确工作方向,制定工作计划,确定责任分工,不定期开展实地督导。认真落实“书记抓、抓书记”工作机制,聚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围绕以“点”入手,抓“点”促线,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及“常态化管理+集中整治”相结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把“千万工程”工作落到实处。 抓准环境整治“关键点”。金厂村11个村民小组情况各不相同,加上基础设施差异化等因素,金厂村采取因组施策、分类整治方式。首先,以示范创建为引领,聚焦白猫沟、梁子、曼秧3个2024年玉溪市“千万工程”提升村创建重点任务,逐一梳理问题短板,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为一体的清单,压实工作责任,明确整改时限,紧盯末端落实,以带动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域推进、整体提升。其次,统筹推进其他小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聚力村庄环境整治的难点、痛点、堵点,党员干部群众齐上阵,对房前屋后、公路沿线、河道沟渠等进行集中整治,同时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调动村民积极性,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凝聚群众主体“向心力”。美丽乡村建设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主人翁。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金厂村有效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注重听取民情、顺应民意,一道研究建设规划方案,统一思想认识,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通过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更多的群众在思想和行动上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人居环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打好资金筹措“组合拳”。金厂村转变人居环境整治筹资建设方式,资金筹措由“大包大揽”逐步转变为“向镇上争取一点、集体出资一点、群众拿出一点”,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针对修缮道路、清理沟渠等难度不大的项目,群众结合自身特长投工投劳,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如,在梁子小组破损道路修缮过程中,由村委会提供水泥,群众自筹资金并投工投劳硬化修缮路面;白猫沟小组采取小组集体资金拿出一点,群众投工投劳自给一点开展村庄内部绿化美化。 下一步,金厂村将持续以“千万工程”为抓手,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千万工程”在金厂村走实走深、落地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