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内涝问题。近期,水塘镇采取系列防治措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汛抗灾网络。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压牢防汛责任。水塘镇党委政府将地质灾害防治及防汛工作视为头等大事,迅速行动,由党政领导班子带队,深入各村(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全面细致的现场检查排查,重点检查防汛物资储备、应急预案制定、隐患排查整改等情况,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深化群众动员,确保及时安全转移。各村(社区)作为基层防汛工作的前沿阵地,积极开展防洪防汛入户动员工作,通过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向村民普及防汛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在灾害来临时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于整个防汛工作的始终。 执行高效机制,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水塘镇严格执行“一接三即”制度和“1262”预警与叫应联动机制,实现预警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应急响应的高效启动,确保在灾害发生前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按照既定预案迅速开展会商研判、物资调配、人员转移等工作。同时,紧盯河流坝塘水位、山洪和地质灾害、城乡内涝等薄弱环节,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援工作。 深入隐患排查,确保早发现早处理。各村(社区)工作人员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深入田间地头、河道两岸、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关键区域开展防汛隐患排查工作,仔细排查每一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建立隐患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有效遏制汛期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水塘镇将牢固树立“生命至上、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全面落实各级各部门防治工作责任,加大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巩固防汛抗灾网络体系,加大监督管理和指导协调,确保安全度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