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镇:司法调解解民忧 为民服务显担当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5-02-14 11:02   点击率:0打印】【关闭

近日,水塘镇平安法治办与司法所成功调解了一起拖欠租地资金长达两年的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金厂村中沟、包包、梁子、丫口四个小组群众的合法权益。这一案件的圆满解决,体现了基层法治建设的成效,彰显了水塘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

案情回顾:拖欠租金引纠纷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杨某作为租地老板,与金厂村中沟、包包、梁子、丫口四个小组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约定每年支付租金。然而,合同履行过程中,杨某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多次拖延支付租金,累计拖欠金额达40多万元。村民们多次催要,杨某虽口头承诺支付,却始终未见实际行动。两年多的时间里,村民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部分家庭甚至因租金未到位而陷入经济困境。面对这一棘手问题,村民们情绪激动,多次集体到村委会反映情况,村委会虽多次协调,但因杨某确实无力支付,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无奈之下,村民们向镇平安法治办和司法所寻求帮助,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迅速介入:司法调解显担当

群众利益无小事。接到村民反映后,水塘镇平安法治办和司法所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项调解小组,深入金厂村了解情况。调解小组一方面安抚村民情绪,引导他们理性表达诉求,避免矛盾激化;另一方面,主动联系杨某,详细了解其经营状况和拖欠租金的原因。 经过调查,调解小组发现杨某并非恶意拖欠租金,而是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确实无力支付租金。面对这一情况,调解小组并未简单地将案件推向诉讼程序,而是坚持“调解优先、化解为主”的原则,积极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努力促成和解。

创新模式:人民调解+司法确认

为高效、公正地解决纠纷,水塘镇平安法治办和司法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机制的优势,创新运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确保调解协议既具有法律效力,又能快速执行。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小组多次组织村民代表与杨某进行面对面协商,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细致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经过多轮调解,为村民吃下了“定心丸”,也为杨某履行协议提供了法律保障,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定分止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经验启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成功调解拖欠租金纠纷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次生动实践,也为今后类似案件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人民至上,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二是创新调解机制,提升矛盾化解效能。“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的成功运用,既提高了调解效率,又增强了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新思路。三是践行“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水塘镇通过就地化解矛盾、就地解决问题,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和升级,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水塘镇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与化解工作。一方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另一方面,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新时代文明实践|水塘镇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民族团结庆元宵 欢乐祥和共团圆”活动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