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项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更是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的生动体现。为了将陀螺这项承载千年智慧的传统运动带进课堂,让学生们在旋转的陀螺中触摸历史、感知文化,4 月 22 日,水塘镇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非遗陀螺进校园活动。 活动特别邀请到了非遗传承人徐开良老师,现场向学生们讲述陀螺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制作技艺等方面的知识。在非遗传承人徐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体验抽打陀螺的技巧。他们三五成群,手中紧紧握着陀螺,认真仔细地将线绕在陀螺上,随后摆好姿势,眼睛紧紧盯着前方,全神贯注地听从老师的指令。随着一声令下,陀螺欢快地旋转起来,发出嗡嗡的声响。看着自己亲手转动的陀螺在地上飞速旋转,学生们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欢呼声和掌声此起彼伏。 一颗陀螺,转动的不仅是童年的欢乐,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当非遗以青春的姿态“破圈”,传统便不再是书本上的符号,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美学。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近距离接触和亲身实践,学生们对陀螺这一非遗项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下一步,水塘镇将继续加大非遗陀螺进校园活动的推广力度,扩大活动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