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森林防火方面 1、由于我镇林区面积大、范围广,林区与农地互相交错复杂,高火险期农事用火和林区禁火规定相抵制,难以把握。 2、野外火种复杂,管控难度大。近几年林区道路的建设,在惠及了当地群众的同时也给森林防火的预防和扑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上山游玩、野炊、烧蜂等进山人员逐渐增多,增加了火源的管控难度。 3、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薄弱。尽管当前的防火和救援装备水平已经大幅提升,但在森林防火实践工作中,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薄弱。部分村(社区)的防火设施长期得不到维护和更新,甚至早已出现质量问题,难以发挥应有的防范作用。另外,在森林周边区域配备的防火配套设施相对较少,交通安全问题尚未有效解决,给救援工作埋下了隐患。 4、森林防火应急管理欠缺。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各种潜在的火灾隐患随时存在,所以必须制定应急管理方案,做好充分的救援准备,以降低火灾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当前,有的部门缺乏火灾防范意识,制定应急预案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付检查,应急预案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陷入被动的救援局面,从而错过最佳救援时间,后果不堪设想。 5、 森林防火管理责任落实不力。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明确职责归属,增强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国家的森林防火管理水平。森林防火问题,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必须逢会必讲、逢见必说,特别是在森林防火期,要时刻做好预警工作。从近年来森林火灾事故中可以看到,除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更是不容忽视。此外,对于火灾发生后的责任追查不够深入,现有责任追究体系不完善,惩处力度不足。 6、森林防火宣传不到位。森林防火管理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同时也与广大群众密不可分。但我镇以农业人口居多,受教育水平不高,缺乏防火安全意识,且我镇作为农业大镇,农事用火行为不当增加了火灾风险,如随意起火、乱扔火源、焚烧植物等、野外用火的行为随处可见。究其原因在于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群众防火意识淡薄,遇到火灾不仅不能及时救助,而且自身逃生技能欠缺,这些都给火灾防范与救援工作带来挑战。 (二)资源林政管理方面。 林农为了自身利益,每年以铲除防火隔离带、防野生动物糟蹋庄稼为由扩地边、拱地头等蚕食林地现象严重;个别农户在被处罚过后的地块上继续耕种,继续复垦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国土部门和林业部门所实用图层不一致,导致地块类别、权属不清,难于监管。 (三)退耕还林方面。 部分退耕农户思想上认识不够,加上近年来林业产业不景气,种植品种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如:果产品价格波动较快,2016年以前柑橘价格走势较好,2017至2018由于大量果树进入了挂果丰产期,大量果品上市导致产品市场过剩,价格下滑,农户对造林果树的“管、育、护”积极性减弱,导致管理粗放,任由自然生长,或者由于我镇林业加工企业少,现有林产品经济效益差,部门林农为了自身利益,改变退耕树种,如:将竹子改为柑桔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历年已有成效的退耕地块成活率和保存率下降。 二、意见建议 针对当前森林防火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重视分类管理野外火源,加强森林防火管理投入,完善森林防火应急管理预案,强化防火责任落实,并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从而降低森林火灾风险,营造安全的森林环境。 (一) 森林防火方面 1、实行野外火源分类管理。对野外火源的管理是森林防火工作最为基础的部分,要根据野外火源的不同类型,给予科学地分类管理,并实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当地野外用火应综合考虑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未经批准不得使用野外火源,且生产用火结束后要及时清理。特别是在一些重要节日,更是防火的关键时期,如元旦、春节、清明期间,森林火灾风险较高,要更加注重生产生活用火的管控。 2、加强森林防火管理投入。森林防火离不开各种软硬件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要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专业防火队伍建设,定期开展防火、扑火设施、运输车辆等基础设施维护保养,并结合实际情况建设防火阻隔网,努力实现信息化管理,从而更有效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3、完善森林防火应急管理预案。加强森林火灾风险的预防监测,尤其是在火灾风险较高的区域,加大远程监控力度。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深入研究火灾救援的需求,制定系统的应急管理预案,详细部署救援人员、救援设备、救援方法,依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灵活机动的扑火战术,并在日常工作期间开展救援演练活动,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森林防火队伍。 4、强化森林防火责任落实 。为提高防火管理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防火组织机构,深刻认识新时期森林防火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建立责任人机制,将各项防火管理工作予以细化,明确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实行严格的工作监督,从而增强各部门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执行力。对拒不执行森林火险预警响应预案的责任人、当事人等,一经发现,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擅离职守造成森林火灾的,按照有关规定严厉惩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火灾事故发生后应当依照国家法律,开展深入的事故调研工作,严惩肇事者,并进行追责,防止事后责任推诿。 5、 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在思想上必须真正意识到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森林防火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森林防火事关国土生态安全、森林防火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由于群众防火意识不强,缺乏对火灾知识的了解,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深入到群众当中,讲解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用真实的案例阐释森林火灾的严重后果,引导群众文明用火,自觉实施火灾预防。同时,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为群众提供便捷的生产用火服务,降低火灾风险。 (二)森林资源管理方面 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林政资源政策法规的宣传,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坚决制止乱占林地的行为,依法严格保护林地资源;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查处力度,依法打击破坏森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国土和林业部门的沟通协作,尽量争取实用图层统一,确保地块类别、权属一致。 (二) 退耕还林后续管理方面 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退耕还林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 ,创新经营模式 ,加大投资力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退耕还林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户在享受权益的同时积极履行应尽的义务,彻底解决一些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切实强化管理,压实责任,确保退耕还林工程效益持续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