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环境影响 1、废气: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扬尘、燃气车及施工机械尾气;运营期废气开采、加工过程中的粉尘,以及厨房产生油烟。 2、废水:施工期废水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运营期废水为少量生活污水。 3、噪声: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运输车辆噪声、施工设备噪声、开采爆破噪声;营运期的噪声源主要来自于破碎设备、运输机械等。 4、固废: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有土石方、施工人员生活垃圾。运营期固废为少量生活垃圾、废弃土石方。 5、生态:施工期主要是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运营期:开采过程中占地以及对植物资源的影响。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大气环境污染防治:(1)采掘场扬尘采用洒水车洒水等措施进行控制;穿孔爆破产生的粉尘通过爆破控制技术进行控制;场区道路采用水泥路面,减少道路扬尘污染。(2)破碎场内的矿石临时堆放场遇大风时产生扬尘,采用洒水抑尘减少粉尘污染。(3)矿石受料口安装喷淋洒水设备,可有效地减少粉尘的产生。(4)本项目在人工砂生产线安装1套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最终经1根15m高的排气筒排入高空,粉尘排放浓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源排放浓度不大于120mg/m³、排放速率不大于3.5kg/h的要求。(5)人工砂生产线设备、碎石生产线二级破碎及筛分设备均设置密闭罩,对生产线周围洒水,可降低其他无组织排放的粉尘的产生量,减少对环境空气的影响。(6)筛分破碎后产生的废石和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在收集过程中进行洒水,转运过程中转运车辆遮盖苫布,可减少废石和粉尘收集转运过程中粉尘的产生量。(7)成品堆场定期进行洒水,在公分石、瓜子石成品堆场四周设围挡,人工砂设置成品仓库,有效地减少矿石堆场粉尘的产生。(8)项目食堂采用油烟净化器对油烟进行处理,处理器效率大于60%,排放浓度小于2mg/m³,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且油烟排放口高于本建筑1.5m。 2、水环境污染防治:(1)严格执行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碎石成品堆场产生的雨水经截水沟收集后进入东南侧雨水沉淀收集池,雨水沉淀收集池容积为105m³,人工砂成品堆场产生的雨水经截水沟收集后进入南侧雨水沉淀收集池,雨水沉淀收集池容积为55m3,雨水经雨水沉淀收集池处理后用于破碎工艺或非雨天洒水降尘。(2)对项目采区、运输道路等共计设置截、排水沟2480m,收集的雨水进入雨水沉淀池,设计断面形式为矩形,宽30cm、深30cm。(3)项目食堂设置1个1m³隔油沉淀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收集于生活污水收集池中,用于洒水降尘。生活污水收集池容积3.0m³。(4)在油罐区设置1个容积20m³的防渗围堰,防止对地下水的影响。 3、声环境污染防治:(1)在项目区内应设置限制行车速度,禁鸣喇叭的标志。(2)加强项目区的环境绿化工作,项目区周围种植吸声降噪效果好的树木。(3)在每次爆破发生前,安排工作人员对周边村庄靠近本项目的村民进行告知,对靠爆破区域一侧的房屋采取关闭门窗等措施,并禁止村民靠近爆破影响区域。(4)合理安排采挖、破碎、筛分、装卸、运输的作业时间。(5)对加工区的破碎机,振动筛等设备安装减震垫等降噪设施。(6)定期对机械设备润滑,并对老化和性能降低的旧设备进行及时更换。 4、固体废弃物:(1)项目内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处置率为100%。(2)旱厕产生的粪便交由当地农民清掏用于农田施肥。(3)项目内产生的废机油交有资质单位处置,严谨随意丢弃。(4)项目设置1个占地0.41h㎡的排土场,并配备相应的截排水沟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矿山开采最终边坡角必须保持在50°以内,采用台阶式开采,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并控制选择合理的台阶高度、宽度、台阶坡面角等主要参数,确保采场边坡稳定。(2)矿山在开采过程中若发现地下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应及时上报,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处理。(3)道路区临时排水沟1360m,行道树250株,边坡绿化0.3h㎡,沉砂池1口;工业场地区实施编织土袋挡墙95m。(4)项目在成品堆场设置围挡,并配有临时拦挡、覆盖措施,防治雨季降水对成品堆料区冲刷造成水土流失。(5)清除矿山存在危岩,整治采空区场地,并及时播撒草籽,栽种植物,恢复生态,避免引起或加剧水土流失,防止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产生。(6)在开采平台设计浆砌石排水沟390m,露天采区设计浆砌石截水沟730m,沉砂池3口;剥离表土8600 m³,共计覆土22500m³。(7)植被恢复面积4.5h㎡,抚育管理4.5h㎡。具体工程量为:撒播狗牙根270kg、车桑子22.5kg、爬山虎780株,旱冬瓜7200株。考虑5%的苗木损失,所以购买苗木量为:撒播狗牙根283.5kg、车桑子23.63kg、爬山虎819株,旱冬瓜7560株。(8)临时措施:矿山道路区排水沟340m,沉砂池2口;工业场地区新增土工布覆盖2200㎡。(9)闭矿后的环保措施A、闭矿后对软弱岩层边坡,采取锚喷、浆砌、喷射混凝土等方法予以加固等防护措施,既能保证主体工程的施工安全又能有效地减少该区域的水土流失,闭矿后保持截、排水设施通畅,在矿区上方外围建设截水沟,下方设置挡渣墙以及截水沟,防止水土流失。B、待矿山开采结束后,需要对可绿化面积进行封场绿化,项目主要选择在采区植物措施采用采空区及开采平台栽植旱冬瓜、火棘、狗牙根、高羊茅、爬山虎等进行全面绿化。C、采用生物工程对矿区进行复垦时,宜对土壤结构、地形、景观进行优化设计,对物种选择、配置及种植方式进行优化。D、采矿活动束后,应按要求整治场地,采矿边邦要分台阶修复终止边邦,终止边坡角小于或等于50°,并清除危岩、斜坡泥砂、努力消除滑坡、边邦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对采空区就地取材,以废土石铺垫,进行复垦绿化、生态治理,恢复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