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9月,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8.7亿元,同比减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较二季度增速下降0.3个百分点。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主要行业持续增长。1-9月,矿冶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加工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0%,清洁能源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 (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6增6减。其中,铁矿石原矿同比增85.2%,铁精矿同比增33.1%,热轧薄宽钢带同比增27.2%,水泥同比增12.7%,球团矿同比增11.8%,生活用纸同比增0.1%,铜选矿产品含铜量同比减12.2%,钢坯同比减5.1%,线材同比减4.7%,棒材同比减0.5%,合成橡胶同比减15.0%。 (三)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减弱。1-9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47.0亿元,同比减1.5%,规模以上利润总额0.1亿元,同比减88.0%,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1.5亿元,同比增21.0%。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经济稳增长压力凸显。一是重点行业增长困难。钢铁企业受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生产经营较为困难;部分选矿企业受市场需求不足、尾矿排放受限等因素影响,生产运行整体不畅,产值难以实现正增长;二是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及发电企业受气候、限电等因素影响,生产运行整体不畅。 (二)工业经济缺乏新的增量支撑。今年以来,新平县锂离子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并实现纳规入库,但该项目规模不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较为有限,而重点项目仙福配套的100万吨焦化项目及神龙新材料200万吨金属基复合材料建设项目年内难以实现投产达效,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持续强化工业经济监测分析。及时掌握重点工业产品价格及产量、营业收入、产值等情况,全面分析工业经济发展走势,对异常指标及时预测预警;细致研究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变化,准确把握影响工业经济增长的各类因素,增强经济运行的预见性和有效性。 (二)持续做好企业纾困帮扶。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企业、破解难题,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积极协调解决大红山外围选矿企业原料保障、尾矿排放等问题;继续实施好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的工作制度,加强走访调研,一企一策开展精准帮扶,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持续抓好纳规升规企业培育。抓实纳规升规企业监测与服务,及时梳理拟纳规升规企业培育库;指导新恒矿业、华能等企业做好升规材料申报,及时入库入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