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景区120名村民清扫周边垃圾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8-02-26 18:02   点击率:20打印】【关闭

2月23日上午9点,哀牢山景区周边沿线公路,百余名当地群众,正手握钳子和垃圾袋,认真清扫沿路垃圾。此次活动名为“争当哀牢山环境卫士”,参加活动的百余位群众由哀牢山景区工作人员、耀南村周边经营户、村民组成。

120余人自发参与清扫活动

“天还没亮,大家就早早在南恩瀑布集合,准备清扫沿路垃圾,都十分主动热情”,新平哀牢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孟熙明向记者介绍,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哀牢山接待了来自省内外的数万名游客,“平均每天的接待量都在8000人左右,最多的一天接待了12000多人。”庞大的客流量让景区变得热闹非凡,但也给景区周边沿线公路留下了很多垃圾。

“哀牢山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前来,为给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必须保证景区及周边生态环境不受污染,绝不能让残留的垃圾影响到游客的旅游体验。”据孟熙明介绍,景区每天都会安排工作人员定时清扫景区内的垃圾,但景区沿线公路上的垃圾却无法顾及。因此,今天景区工作人员联同周边群众,对景区周围的沿线公路进行清扫,清理沿线塑料瓶、塑料袋等白色垃圾。“大家生活在哀牢山景区附近,都希望哀牢山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保护,让绿水长流、青山常在,让哀牢山的秀美壮丽长久留存。”孟熙明说。

 图片5.jpg

早上8点,南恩瀑布前,围满了前来参加清扫活动的周边群众,新平县旅游行业协会戛洒乡村旅游分会会长杨超雁介绍,“这次活动由协会牵头,刚发出号召,大家都积极响应,从家里带来了各种清扫工具。”参加本次清扫活动的人员达120余人,由哀牢山景区工作人员、耀南村周边经营户、村民组成。大家分为几个小组,从南恩瀑布开始,对景区沿线公路进行清扫,公路沿线长约20公里,覆盖景区内的南恩瀑布、石门峡、金山丫口等多个景点。

清扫活动上,大家手持镊子、垃圾袋等工具,纷纷弯下腰来,认真清扫公路沿线的垃圾,清扫队伍里既有年幼稚嫩的孩童,也有两鬓斑白的老人,但大家脸上都透露着一股股认真劲。杨超雁介绍,在这次清扫活动中,几乎每家经营户都派人参加,最多的一家来了5个人。中午12点,垃圾车上堆满了高高的垃圾,望着一上午的“劳动成果”,每个参与者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然发展成新平县旅游产业中的一支“生力军”,围绕农业开发的各种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壮大起来,带动了大批农民致富奔小康。在美丽神秘的哀牢山深处,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附近村民也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杨超雁介绍,耀南村共有120家经营户,在景区周边开办农家乐、售卖当地土特产,景区强大的客流,使村民们的生意红红火火。在新平县委、县政府和县旅游发展局、县林业局、哀牢山自然保护局、戛洒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得有声有色。“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整个村子每天的收入大概为60万,每家经营户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如此丰厚的收益,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从前的耀南村,各方面条件都很差,当地政府对哀牢山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后,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发展,村民成为最大受益者。”杨超雁回忆,在旅游扶贫的推动下,短短几年时间,耀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农户购买了摩托车,有的购买了小汽车、电脑,建盖了新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显著提升。

 图片7.jpg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家都能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哀牢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保护哀牢山生态不受破坏,是每个村民的责任。”杨超雁向记者介绍。目前,哀牢山周边的几个村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已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找到了一条变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景区+协会+农家乐+农户”的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模式。

 

 

上一篇:戛洒镇积极开展森林防火计划烧除工作
下一篇:攀枝花怒放迎新春:游客眼中的美景 傣家人舌尖的美食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