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七年一月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确保各项社会事业稳定发展。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1月,全县完成辖区内财政总收入10707万元,完成年初计划250580万元的4.3%,比上年实际17003万元减收6296万元,下降37%。完成市口径财政总收入10092万元,完成年初计划244980万元的4.1%,比上年实际16998万元减收6906万元,下降40.6%。 (一)上划中央、省、市收入完成情况 1月,全县上划中央、省、市收入完成6209万元,占财政总收入完成数10707万元的58%,比上年实际11292万元减收5083万元,下降45%。 1.上划中央收入完成4678万元,完成年初计划50855万元的9.2%,比上年实际8631万元减收3953万元,下降45.8%。 2.上划省级收入完成1530万元,完成年初计划12515万元的12.2%,比上年实际2656万元减收1126万元,下降42.4%。 3.上划市级收入完成1万元,完成年初计划530万元的0.2%,比上年实际5万元减收4万元,下降80%。 (二)地方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1月,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4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86680万元的2.4%,比上年实际5711万元减收1213万元,下降21.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26680万元的3.6%,比上年实际5711万元减收1213万元,下降21.2%。 从收入结构来看: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完成433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5.2%,比上年同期减收1073万元,下降19.8%,其中减收较大的税种是主要是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比上年同期减收1030万元和262万元,下降98.1%和53.4%。一般公共预算非税收入完成16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0.4%,比上年同期减收140万元,下降 46.4%。 从征收部门来看:国税部门完成541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3172万元,下降37%;地税部门完成475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986万元,下降17.2%;财政部门完成1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5万元,下降22.7%;国土部门完成52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2133万元,下降80.2%。 减收较大的项目及减收因素: 一是营业税完成20万元,同比下降98.1%,主要是从201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营改增,上年同期征收营业税,而今年营业税停止征收;二是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229万元,同比下降53.4%,主要是此税种属营业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附加税,增值税减收、停征营业税后导致大幅减收;三是教育费附加收入完成145万元,同比下降50.8%,主要是此税种属营业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附加税,增值税减收、停征营业税后导致大幅减收。 二、地方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1月,全县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423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41336万元的4.2%,比上年同期4312万元增支9918万元,增长2.3倍。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415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76336万元的5.1%,比上年同期4287万元增支9869万元,增长2.3倍;基金预算支出完成74万元。 增支较大的主要原因: 一是增人增资,1月工资支出9577万元,比上年同期3751万元增支5826万元,增长155%,原因是工作性津贴、改革性补贴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1月份发放了1-2月两个月的工资,而上年同期只发了1个月工资;二是直接支付的民生资金415万元,比上年同期15万元增支400万元,增长26.7倍。 三、收支执行的特点 (一)地方财政收入进度较缓。1月,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了44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4%,滞后时间进度5.9个百分点。 (二)地方财政支出增长较快。在资金调度困难重重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确保1-2月工资在春节前发放。1月份,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42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9918万元,增长2.3倍。 总之,从1月财政收支完成情况看,税收收入仍呈减收态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完成2017年收支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着重做好:一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严格财政预算约束。二是规范政府债务管理。三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四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项目储备,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五是强化支出保障,积极筹措资金,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加大重点项目资金拨付力度。六是挖掘增收潜力,落实和分解目标任务,千方百计确保增收,努力实现均衡入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