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街道办事处挂牌成立
为 转变传统种植模式,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新平县从2008年开始实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9月20日,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桂山街道革棚居民小组开展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现场观摩培训,助推立体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发展。 在 培训现场,农户正在收割今年的实验水稻。这块实验稻田被明显地分为六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插上标识牌,标明了实验水稻的品种。农户每收割一个品种的水稻,技术人员就会对该品种的水份、产量等进行检测,然后再各自装袋标注。在这块实验田里,种有“塔粳4号”、“金农3优3号”、“功米7号”、“云粳24号”、“八宝谷2号”和“中浙8号”六个品种。来自省、市的相关技术人员,也为来自各乡镇的参会人员讲解了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的相关知识,观摩了水稻新引品系区域试验示范测产。 新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鲁志洪说:“我们新平县08年开始实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水稻的品种杂、抗逆性降低、丰产性低,所以今年我们依托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引进了十四个水稻品种,从这十四个品种中筛选出我们新平县水稻品种的主推品种,然后结合这个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把稻鱼这个结合融进去,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最终的目的就是增加亩产值和农户的经济收入。” 在试验田里,除了水稻,肥美鲜嫩的谷茬鱼也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水稻收割后,这些原生态的谷茬鱼也到了收获的季节,而在另一边,不少鸭子也在田里嬉戏,田边的蔬菜也长势良好。近年来,这种水稻立体生态高效种养结合的方式渐渐在革 棚居民小组推广开来,还成立了谷茬鱼产销专业合作社,所有社内人员都采用这种种养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稻、鱼、鸭、蔬生态发展,总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一百余亩。合作社的社长马志告诉记者,比起传统的水稻种植,这种种养结合的方式较传统农业可以增加两倍的经济效益。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在我县也得到了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户转变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开始选择立体生态高效的种养结合模式。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进成说:“新平县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以种养结合模式来开展线上培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革棚小组的谷茬鱼产销专业合作社在稻田养鱼等示范模式里面做得是比较好的,在鱼凼的建设方面也是很规范的,所以呢,今天这个培训通过示范引领,把相关的科技人员引到现场,让他们亲身体会这个稻田养鱼在增加农户的产值,生态友好等方面的好处,让他们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