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桂社区棚改工作纪实:牢记初心 主动作为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8-10-05 09:10   点击率:126打印】【关闭

桂山街道办事处挂牌成立

2017年4月新平县全面启动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以来,桂山街道五桂社区党总支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埋头苦干,以实干之风创造“新平棚改速度”的同时,用真心和真情赢得了广大征迁户的理解和称赞。

桂山街道五桂社区位于新平县城中心城区,五桂社区的不少党员干部也是此次棚改的征迁户。党员杨志伟和陈建伟是五桂社区的工作人员,收到房屋征迁通知的同时也接到棚户区改造的工作任务。

杨志伟说:“因为我们也是第一次参加棚改工作,我本身也是征迁户,所以说,可能在很多问题上,一开始连我自己都想不通,工作可能开展得比较难。后边经过自己学习棚改政策,自己的工作做通了,再将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的话,很多工作都迎刃而解了。”

陈建伟说:“对于棚户区改造,一开始我们还是不理解的,因为这个是老房子,毕竟自己家里也住了几代人,突然要这样拆掉了,心里很不舍。但是看了政府的规划以后,我觉得棚改以后道路变宽了,然后环境卫生也变好了,我们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所以后边我就支持棚改了。”

像杨志伟、陈建伟一样,既是工作人员,也是征迁户的党员在五桂社区不在少数。他们通过不断学习棚改政策,从心底做通了自己的思想工作,随即把全部热情投入到了棚户区改造的工作中。一方面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用到底”的工作原则,不优亲厚友、不徇私舞弊,用公平、公开、公正的阳光操作打消群众顾虑,维护征迁户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发扬“我是党员我先行”的精神,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带头深入群众宣传政策,带头签订征收补偿协议,主动做好亲戚朋友的思想工作,发挥了基层党员应有的力量。

志伟说:“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就是在我们入户过程当中,要转变我们征迁户的观念,要让他们搬离居住了几十年、上百年的房屋,这个是非常难做的一个工作。在我们入户最艰苦的那段时间,我们是没有休息天的,也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什么时候找得到我们的征迁户,我们就什么时候出现在征迁户的家中。”

站在棚改一线,五桂社区的党员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将热情、周到、细心、体贴的服务体现在入户调查、政策解读、宣传引导、协议签订、资金兑付等各个工作环节中。他们为80余户“老、弱、病、残”和特殊困难群众申请了保障性住房,并组织“搬家志愿小分队”,为“老、弱、病、残”群体和没有劳力的30余户群众搬家,用真诚的服务换来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新平县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涉及1706户3182套房屋,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为确保项目克期推进,五桂社区“两委”班子共13名同志全部抽调到棚改群众工作组,开启“5+2、白+黑、晴+雨”的工作模式,全身心投入棚改攻坚工作。他们发扬“坚定不移地干、心无旁骛地干、想尽办法地干、克服困难地干”的实干精神,聚焦问题、认真研判、综合施策,实现了征收补偿协议第一天签约率87%,第一个月签约率99.9%,至2018年4月9日,签约率达100%的傲人成绩,以实干之风创造了“新平棚改速度”。

五桂社区第七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刘天荣说:“在棚改攻坚过程中,有的居民他不支持不配合,我们的工作队员就到他的家里去,对他们进行法律宣传和做思想工作。白天去找不到人,晚上吃了饭,接着去,到九点十点终于把他们的工作做通了,让他们顺利地把征收补偿协议签了。大多数人还是欢欢喜喜地拿到了征收补偿款。”

历经千辛万苦、走进千家万户、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五桂社区党总支在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中勇挑重担,培育了以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密切协作的团队精神、苦干实干的奉献精神为主的“棚改精神”。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推动新平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用最满意的成绩撰写了新平棚改历史新篇章。

上一篇:桂山街道网吧及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初见成效
下一篇:桂山:推动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