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来,省级支持新平县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探索农村综合改革新机制,积累做法经验,引路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平县以此为契机,选择戛洒镇作为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探索改革。 一、以“数字化”赋能,创新富民乡村产业发展机制,助推柑橘产业提档升级。新平县2023年启动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来,加强部门联动,加大项目和资金衔接整合,加大政企合作力度,积极将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与数字农业建设项目、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建设项目、“一县一业”项目衔接整合,推进一批柑橘产业数字化工程。一是由县农业农村局、戛洒镇和相关柑橘种植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共建新平柑橘结算中心,总投资1273.4万元,现已完成投资467万元,完成36.67%,预计2025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由县商务局、县益禾农业公司、县国投公司合作共建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园,总投资 2.2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05亿元,完成47.73%,预计2025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由县农业农村局、水塘镇政府、新平褚氏农业公司合作共建柑橘种质资源储备与健康种苗智慧繁育园和病虫害智慧监测平台,总投资3038万元,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二、以“产学研”融合,创新乡村人才振兴机制,提升柑橘产业科技化水平。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中,新平县将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与“一县一业”项目衔接整合,依托褚橙核心基地,加大政企合作力度,由新平褚氏农业公司、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团队,中柑所、云南农大、县农业农村局、县柑橘产业协会、戛洒镇合作共建新平恒冠泰达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总投资10960万元,至2024年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培训学校占地16857.3㎡建筑面积8713.89㎡,布局实验室、培训教室、检验检测室、专家工作站等功能,配置一批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与科研单位达成技术合作协议,以“企研合作、产教融合、前校后厂、工学结合”为主线,培养柑橘产业人才。 三、以“品牌基地”为核心,创新组团发展机制,助推橘文旅融合发展。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中,新平县按照“一核两镇六村”的总体布局,以“褚橙基地”为核心,其周边2镇6村组团发展,将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资金、衔接资金、“千万工程”示范资金、星级村庄奖补资金、“四位一体”美丽乡村资金等资金统筹整合,完善了一批村庄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便利度。深入挖掘花腰傣农耕文化、土陶、刺绣等民族文化产品,展示、体验,还原花腰傣传统生活场景。2024年,以“褚橙基地”为核心的组团发展区已建成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4个,省级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1条。 四、以“农业水价改革”为突破点,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根治“水病”难题。近年来,戛洒镇、水塘镇柑橘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灌溉用水需求剧增,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用水户在河道内私搭乱建引水管,管道布设错综繁乱,严重破坏河道生态环境,争水抢水矛盾纠纷不断,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中,新平县以“农业水价改革”为突破点,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根治“水病”难题。一是由镇村两级组建水务公司作为农业水价改革建设和运营主体,负责项目融资、水网工程建设,供水运营管理(服务内容主要为核实种植面积、核定用水量、平衡水量分配、维修和更新设施设备、调解水事纠纷、水费收取)等工作。二是投入财政资金补助160万元,撬动改革主体融资385万元在棉花河建设集中统一的取水站,配套调节水池、闸室,安装计量设施,同步拆除违建的取水设施,至2024年集中统一的规范取水站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不仅规范了取用水秩序,也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奠定了基础。三是在县水利、发改、财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镇级拟定改革实施方案,核定用水水权,测算成本水价,并同步建立农业水价形成、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工程建设与管护、用水管理各项机制,先后制定了《新平县棉花河流域灌区水费征收管理办法(试行)》《新平县棉花河流域灌区专职管理机构财务管理办法(试行)》《新平县棉花河流域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节约用水奖惩制度(试行)》。2024年10月,县发改批复试点区域试行水价0.60元/每立方,2024年11月,戛洒镇、水塘镇政府联合发布公告,棉花河流域农业用水自2024年12月1日起试行收费,标志试点区域水务公司开始试运营,以农业水价改革为突破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农业农村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