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农业局2017年1-11月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县农业局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改革创新为动力,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11月全县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现价)346408万元、农业增加值(现价)16772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11元,同比分别增7.2%、6.0%和10.0%。全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 39.4亿元、同比增11.7%,增加值 20.4亿元、同比增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49元、同比增10.0%。 (二)粮食产能稳定提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调优粮食内部结构,强化科技增粮措施推广,保持粮食生产总体稳定,确保粮食安全。全年完成粮食作物种植471320亩,其中小春119209亩、大春352111亩;实现粮食总产16396.63万公斤,其中小春1902.1万公斤,大春14494.57万公斤。 (三)畜牧产业持续发展。以实施4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为依托,调整优化生产布局,细化畜牧业稳增长措施,切实抓好春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全年安排畜牧产业发展扶持资金830万元。1-11月,全县完成生猪存栏34.2万头,同比(下同)增3.8%,出栏43.94万头,增8.9%;牛存栏9.91万头,增0.25%,出栏4.11万头,增7.92%;山绵羊存栏12.25万只,增3.62%,出栏8.12万只,增5.13%;家禽存栏192.36万只,增2.69%,出栏485.9万只,增5.14%。肉蛋总产5704万公斤,增6.81%;实现畜牧业现价产值13.15亿元,增7.47%。预计全年实现肉蛋奶总产6236.3万公斤,比上年增9.0%;畜牧业现价产值15.07亿元,比上年增13%。 (四)蔬菜产业迅速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布局,调优品种结构,扩张平掌、建兴等蔬菜新区,强化企农联动,做优蔬菜产业,实现蔬菜扩面增效,全年安排蔬菜产业发展资金76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650万、县级财政资金115万元。1-11月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3.9万亩,同比增7.1%;实现蔬菜产量30777.7万公斤,同比增7.0%;实现产值37058.6万元,同比增6.4%。全年预计完成蔬菜种植15.8万亩,增2.6%,完成计划的101.6%;实现蔬菜产量35857.9万公斤,同比增5.2%,完成计划的100.6%;实现产值46102.2万元,同比增7.7%,完成计划的100.7%。实现出口蔬菜创汇1835万美元以上。 (五)水果产业健康发展。健康有序发展以柑橘为主的水果产业,推进漠沙鱼塘梁子万亩柑橘生态园建设,加快建成集果品分选、仓储、物流为一体的交易市场,初步建立全县柑橘科技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全年安排县级水果产业发展资金235万元。1-11月全县完成水果种植总面积16.29万亩(柑桔面积10.9万亩),同比增26.06%;实现水果产量11571.34万公斤,同比增3.5%,实现收入46723.89万元,同比增2.9%。全年预计完成水果种植16.29万亩(柑桔面积10.9万亩),同比增26.06%,完成计划的121.34%;实现水果产量12782.15万公斤(柑桔7215.02万公斤),同比增7.38%,完成计划的100.31%;实现产值54606.62万元(柑桔39682.63万元),增5.28%,完成计划的100.04%。 (六)茶、药产业稳步发展。以打造“云茶”、“云药”基地为目标,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不断推进茶、药产业化进程,全年安排茶药产业发展资金15万元。完成中药材面积25248亩,实现产量812.8万公斤,同比增1.2%;实现产值9833.7万元,同比增1.3%。完成茶叶种植面积47595.9亩,改造低产茶园2000亩,完成计划133%。实现产量266.08万公斤,同比增1.2%,实现产值6165.72万元,同比增1.8%。 (七)甘蔗产业稳定发展。推进国家核心糖料蔗基地建设,引导甘蔗产业向基地化、高产化发展,全年安排甘蔗产业发展资金25万元。实现2016/2017榨季甘蔗种植面积10.1万亩,完成本榨季甘蔗总产量40.01万吨,其中机榨蔗36.69万吨;实现蔗农收入2.01亿元,其中机榨蔗1.68亿元、水果蔗0.33亿元。 (八)其它重点工作协调推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农村活力,研究制定了《新平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桂山、古城街道开展3个社区、4个居民小组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工作预计年底完成。制定了关于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方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积极配合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配合县工业商贸科技信息局完成了老厂勐炳等6个乡村农特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积极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划定畜禽禁养限养区,引导农户发展循环养殖,开展化肥零增长行动,尽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采样工作、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前期准备工作,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前期工作。抓好 “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新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企业5家6个产品,全县拥有以“褚橙”品牌为代表的4个著名商标、6个云南省名牌农产品,有8家企业18个产品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和绿色食品用标,2家企业2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续展认证,“三品一标”生产基地达7.59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69.22万亩,产量9.02万吨,产值5.45亿元。积极培育新型经营组织,新增省级和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各1家,全县拥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18个,全年累计达287个;发展家庭农场141家,累计达382家,其中认定县级示范家庭农场96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4家。稳步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完成一轮公示地块56.9万元块、面积98.8万亩;二轮公示地块28.3万块、面积39.2万亩,全年预计完成110万亩。对符合条件的48家经营主体颁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218本,为16家企业和个人解决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办理土地流转经营权证抵押贷款3511万元,累计办理土地流转经营权证抵押贷款5711万元。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完成新增土地流转9994亩,全年预计完成1.2万亩,累计达19.4万亩,其中流入龙头企业10.92万亩、种植大户7.81万亩、专业合作社0.67万亩。 (九)争取资金、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推进。2018年1—11月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完成11098.877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968.2672万元,增9.56%,完成任务数的69.86%;全县完成农业入库项目51个,完成投资入库80841万元,其中县农业局实施入库项目5个(续建入库项目3个),完成入库11230万元,完成任务的100%;计划全年完成入库11569万元。围绕优势产业,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完成市政府考核县人民政府招商引资任务1500万元,完成农业产业招商引资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2.88亿元(合同资金),实际完成1.77亿元。其中:招商引资项目已入固定资产项目库5个,还有一个正在办理入库。 (十)抓好联企工作,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认真抓好联企工作,深入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云南新平东绿食品有限公司和云南高原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落实生产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漠沙鱼塘梁子万亩桔柑园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70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0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90万元,完成土地平整12000亩、柑桔移栽10000亩、管网配套390392米、田间道路80公里、水池10个、智慧农业自动喷灌设施3000亩等工程建设,现正在规划建设年出栏4000-5000头肥猪的生态循环养殖项目。新平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标准农田项目,总投资3296.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520.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776.00万。到目前,完成总投资2011.16万元,完成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21037.45亩,沟渠浇筑4.10万米,田间道路泥结石回填8500.00米等,完成工程总量的97%。新平县2016年核心糖料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1220.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00.00万元),到目前,已完成总投资911.85万元,完成泥结石路面回填7916.26米、沟渠浇筑2.83万米、土地平整7913.05亩等,完成工程总量的100%。新平县4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计划总投资7.6亿元,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成立了新平德康农牧有限公司,到目前完成土地勘测定界445宗3724亩,召开县、乡、村级宣传动员会151次,解答养殖户咨询946户次,报名411户436个单元,完成合作签约20户28个单元,交诚信合作金13户16个单元,动工9户12个单元。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及草牧业试点项目,总投资1336万元(中央财政资金700万元),其中新平县2016年中央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项目完成牛羊圈建设任务101%,新平县2016年草牧业试点项目完成建设任务的80%。桔荔庄园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总投资1576.52万元,建设内容主要有引水工程、首部工程、输配水及田间工程等,总覆盖面积为4709亩,完成田间管道安装49058m,整个节水灌溉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70%,后续工程正在组织实施。新平县红河谷-绿汁江流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级规划已通过评审,县级实施方案尚未明确,主要开展了工作调研,指导发展柑橘、蔬菜、养殖等优势产业和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新平县冷链物流园建设项目,原有规划调整,项目调整至新平桂山工业园区,正在筹建农业开发投资公司来建设此项目。 二、主要做法 (一)抓好责任落实。积极争取并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完善各项扶持机制和扶持办法,努力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及早制定并下发年度重点工作意见和各项产业发展计划,实行目标责任分解,真正做到了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 (二)抓好系列服务。一抓科技服务。围绕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全年完成农业科技培训12.8万人次;抓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增粮科技措施和畜禽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品种结构,实现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抓农作物病虫害、畜禽疫病的监测与防控,确保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抓农业信息服务,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三抓农业行政执法,不断规范农业生产经营秩序,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抓协调,主动争取各级对农业工作的支持。 三、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依然是制约我县农业发展的瓶颈。机耕路、灌溉管网不配套,制约了蔬菜等产业的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滞后,阻碍了高效率的大中型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 (二)农业产业发展投入不足,需要与可能的矛盾突出。产业发展需要与投入扶持不相适应,扶持力度减弱;资金拨付慢,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到位率低,工作经费缺乏,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和项目建设的推进。 (三)农业招商引资压力大。随着优势产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适宜性强、联片规模化的土地资源已经十分紧缺,其它资源优势不明显,加之项目储备少,农业招商引资任务重,难以完成。 (四)4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进展缓慢。主要是投资过大,养殖户积极性不高,土地调规结果还未反馈,涉及基本农田的养殖场不敢动工,难以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农业局 2017年12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