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街道位于县城西南部,东邻桂山街道青龙社区,南连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接平甸乡红星村,北以平甸河为界,面积145.8平方公里。辖古城、纳溪、昌源、他拉、锦秀5个社区,68个居民小组,90个自然村。2017年末,街道乡村人口总户数4292户,乡村人口15189人,其中:男7530人,女7659人。
一、“贫困剩男”现状
2015年12月底,古城街道建档立卡扶贫对象35户132。截至目前,古城街道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43人,本次动态达到脱贫退出标准10户37人,剩余未脱贫户4户6人,贫困发生率为0.04%。2018年8月,古城街道37人贫困人口已脱贫退出,做到应退尽退。目前,古城街道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就有“贫困剩男”2户2人30岁以上大龄青年没有结婚。 二、“贫困剩男”造成的影响 1.“贫困剩男”的“等、靠、要”思想严重阻碍了脱贫攻坚进程。在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中,部分“贫困剩男”安于现状,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至使脱贫攻坚政策的执行受到阻碍,徒增精准扶贫工作的压力,还使得这部分贫困户不再主动创新谋路子,即使得到帮扶,也是治标不治本,致使脱贫致富之路遥遥无期。 2.“贫困剩男”问题带来社会治安隐患。没有家庭的制约,再加上可能终日无所事事,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这些将有可能把他们推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比如赌博、抢劫、故意伤害、性犯罪、报复社会等社会安全隐患。 3.贫困剩男”带来的父母赡养及自身养老问题。一是由于“失婚”,单靠自己难以承担起对父母的养老重任。二是“贫困剩男”本身的养老问题,二三十年后将会在农村出现大量老人没有子女照顾,出现生存困难的问题。 三、“贫困剩男”产生的原因分析 1.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上涨,民间习俗的结婚给付彩礼的飞速增加,结婚成本水涨船高,因家庭贫困,无力支付结婚产生的费用,造成了“贫困剩男”的产生。 2.农村的青年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打工,目前农村男多女少造成“婚姻挤压”,随着年龄的增长,婚恋难度加大,单身问题难以解决。 3.文化素质低,缺乏“一技之长”,加之思想保守,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长期在家务农,接触面相对较低。 四、“贫困剩男”对策及建议 “农村剩男”现象,症结在于贫困。结合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注重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脱贫,才是解救“光棍”的治本之策。一是引导其外出打工,增加社会各界的接触面,扩宽收入渠道。二是教育引导当地群众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宣传彩礼过高的坏处,破除结婚给付彩礼的攀比心理。三是增强建档立卡贫困户自强自立的意识,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帮助群众学习政策,了解政策,在政策的指引下积极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四是落实扶贫、民政、社保等社会优抚政策。五是落实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帮扶,加大对种养殖技能的培训,结合贫困户实际发展种养殖业。
|